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各地各部門自主開發了一些防疫小程式。這是疫情防控主動應對之舉,也與當時各地缺乏統一健康碼,也缺乏統一標準規範有關。不過,各地健康碼正式實施後,尤其是實現全國互通互認後,這些五花八門的防疫小程式在有些地方並未完全退出,給市民生活、出行等造成不便。
根據媒體調查,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對市民的防疫要求有所不同。一些人在公司上班、體育館打球、超市購物甚至是家門口就餐,進門需要掃描的二維碼各不相同,有的甚至需要進一步填報信息。比如,對於同樣品牌的商店,有的門店不要求掃碼,而有的門店則需掃碼。再如,有銀行要求,客戶進入銀行網點前,除了出示健康碼,還要掃銀行開發的二維碼登記相關信息等。
健康碼之外的防疫二維碼、小程式,亟待規範和清理,該退出的應當儘快退出。五花八門的二維碼、小程式不僅給市民正常生活造成不便,也不利於復工復産、提振消費。而且,由於不同防疫二維碼、小程式收集個人信息的範圍不同,難免讓人擔心被過度採集信息及信息洩露風險。如今,國家層面已經推動全國健康碼互通互認,城市不該多“碼”並行。各地管理部門也應該對各類小程式、二維碼的退出情況及時檢查。(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