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復蘇來了
來源:國際商報  |  2020-07-22 09:00:50

  對一個大國而言,做好內需文章、釋放消費潛力這項工作極為重要又常抓常新,每一個歷史階段的工作著力點均有所不同。疫情防控期間的穩消費、促消費工作是一個“特殊題型”,在克服了疫情發生初期供給側停工停産所帶來的衝擊後,當前的促消費工作重心已經移到了需求側,更多地取決於如何提升百姓的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百姓願不願意、有無能力走出家門去吃飯、逛街、購物、觀影、旅遊,決定了一個城市裏的“煙火氣”能夠恢復到何種程度。當前,百姓的消費意願究竟有多強?中國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對於這些直接關係到消費走勢的關鍵性問題的答案,很多人往往缺乏直觀印象。對此,我們不妨選幾個小切口來觀察。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佈了《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通知》稱,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石激起千層浪。7月20日一大早,“電影院開門了”“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票房破百萬”兩條消息就衝上了微博熱搜,相關話題下到處洋溢著網友的激動和感慨。一小時搶光預售票,報復性連看4場電影……儘管當天是工作日,儘管影院上映的多為經典老片,影迷們仍然熱情高漲,看熟悉的“龍標”,聽久違的前奏,用心感受著一場遲來的電影。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7月20日全國影院復工票房超過350萬元。

  —7月14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針對15種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疫情防控催生了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等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這些消費並未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而“退潮”。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上半年中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4.5%,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展現出強大活力和發展潛力;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3481億元,增長14.3%,比一季度加快8.4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2%,比一季度提高1.6個百分點,線下消費的回暖沒有減緩線上消費的強勁發展勢頭。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啟動早,環境好,業態和模式創新活躍。特別是在抗擊疫情期間,眾多領域成為數字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態的“培育場”,眾多新業態新模式飛速成長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對衝行業壓力,帶動經濟復蘇,支撐穩定就業,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順勢而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網+社會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正在成為各界所盼。

  —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複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並且調整了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

  説走就走。數據顯示,上述通知發佈後,攜程平臺上度假、酒店、民航等板塊的搜索量迅速增加,國內團體旅遊和免費旅遊的即時搜索量激增500%。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調查數據亦顯示,三季度中國居民出遊意願為80.22%,同比恢復至九成左右,自駕出遊和選擇自然風景區的佔比分別達四成。相信有暑期、中秋、國慶等假日旅遊市場的強力支撐,更多潛在旅遊市場需求將在下半年加速釋放。

  這樣的小切口還有很多很多,透過它們,我們看到了給力的政策、積極的反響、可貴的預期。這一切使得消費復蘇不再是鏡中花、水中月,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中國大地,中國廣闊的市場背後蘊含的消費潛力仍然是我們引以為豪、可以倚重的經濟動能之一。炎暑已至萬物長,中國消費復蘇已然在路上。(國際商報記者 劉 明)

責編:馮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