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合理讓利 放水養魚
來源:經濟日報  |  2020-08-06 09:20:42

  編者按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不少中小微企業面臨生産經營困難。為此,金融機構紛紛推出幫扶措施,為企業紓困解難。如今,這些紓困舉措實施效果如何,企業有怎樣的實際感受?本報今日起推出“看助企紓困政策如何落地”系列報道,聚焦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情況。敬請關注。

  6月中旬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商業銀行是實體經濟融資的主要“供血者”,也是對企業讓利的主力軍。如今,各家銀行推出了哪些讓利措施,企業是否享受到銀行讓利帶來的實惠?

  浙江紹興上虞寶航紡織品公司是一家主要銷售紡織品、服裝、包裝材料的企業。“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好轉,公司二季度訂單逐漸增多。為了更好保障復工復産,我們向上虞農商銀行申請新增授信及貸款。”公司財務負責人袁航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上虞農商銀行多次上門走訪,給予600萬元抵押貸款、200萬元信用貸款的授信支持,有效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記者在紹興調研發現,為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降低利率已成為當地商業銀行普遍採取的措施。飛翼生態是一家集有機農産品生産、加工、銷售、配送、觀光、科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公司,被列為嵊州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資生産金融服務重點企業。“嵊州瑞豐村鎮銀行了解到相關情況後,主動下調貸款利率,助力公司輕裝上陣。”公司負責人杜東方告訴記者。

  商業銀行利潤主要來自“吃息差”,降低利率就意味著讓出“真金白銀”。研究機構認為,目前,金融讓利實體最直接的路徑就是銀行貸款利率下行。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谷澍介紹,“工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讓利力度,上半年新發放普惠貸款利率4.15%,較去年下降37個基點”。

  目前,整個銀行業都在加大讓利小微企業的力度。根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20日發佈的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而在半年前,這兩個數據分別為4.15%和4.80%。LPR的明顯下行,意味著商業銀行給企業讓出了“真金白銀”。

  浙商證券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要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乍一看讓利幅度很大,但實際上對此無須過度擔憂。該報告解讀,中國的金融系統不只有銀行,銀行表內只承接了70%至80%的企業債權融資;而且,讓利只是讓出營收中的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同時,向實體經濟讓利並不是單純靠銀行壓降資産端利率去實現,而是在保持銀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向實體經濟讓利。

  為了更好地推動銀行讓利,7月1日,銀保監會發佈了《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對銀行讓利以及更好地服務小微金融企業提出了諸多要求。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分析認為,銀行要在維持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合理讓利”,就要在收入端下降的同時,推動成本端下降。

  疫情期間,金融科技的運用在降低商業銀行的成本方面大顯身手,凸顯諸多優勢。受疫情影響,海南省海口某超市短期資金緊張,無法營業。光大銀行了解情況後,啟用零售普惠專項信貸額度,迅速對接企業,及時發放了30萬元助業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光大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該行加大科技賦能力度,開闢了審批綠色通道,對小微客戶第一時間審批放款。

  據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負責人介紹,通過推進數據的整合、模型的優化、技術的應用,目前,建行已逐步形成了風控新模式,精準化客戶識別、精細化風險分析、智慧化系統響應,打通數字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疫情發生以來截至6月末,建行已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突破1萬億元,同時,“小微快貸”新模式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以內。(經濟日報記者 陸 敏 彭 江)

責編:馮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