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知識産權 護航創新發展
來源:國際商報  |  2020-11-25 09:12:31

  “十四五”時期,中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強調要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中國日漸完善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正為創新能力的持續增強保駕護航。

  須更加強調創新

  “在當前的外部經濟環境下,創新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創新有利於新常態下增長動能的轉換,也有助於應對技術脫鉤風險。”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大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支持引領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重大專項成功收官,移動通信、新藥創制、核電等取得重大成果,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5G、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等加快應用。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了一番。在世界知識産權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為回應外部環境惡化、國內風險累積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訴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應重點強調創新、開放。”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晶表示。

  好環境保護創新主體

  “企業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意願要受到重點保護,尤其是當前國際形勢動蕩多變,知識産權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市場經濟制度之一,是保護創新發展動能、應對外在危機的重要載體。”武漢大學客座教授唐傑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一大批自主知識産權産品的涌出對中國有效控制疫情、促進經濟復蘇提供了重要助力。

  據統計,今年年初,國家知識産權局發佈第350號公告,明確當事人因受疫情影響延誤專利、商標、積體電路布圖設計事務辦理期限的救濟程式,並根據全球疫情發展情況,明確相關救濟措施適用於所有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的當事人;匯集發佈50余個國家和地區知識産權機構相關措施,推動新冠肺炎防疫專利信息共享平臺英文版上線。這一系列舉措的推出有效救濟和保障了各項知識産權業務穩定高效運行,為全球創新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知識産權保護環境,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復蘇,中國的知識産權國際話語權也進一步彰顯。

  “未來五年,要充分重視企業對知識産權保護的實際需要,立足高品質發展,在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方面發揮自身作用。巧用經濟杠桿,刺激創新發展。”王鵬建議,一方面,可以把“卡脖子”技術作為重點攻關任務,鼓勵培養創新動力;另一方面,在“十四五”規劃中凸顯國家對創新主體的培養意願,約束公權力,加大保護知識産權的執法力度和工作程式的透明性,盡可能減少政府出於推動技術創新的好意而對專利等進行簡單化的干預或將其與特定的産業政策或人才政策掛鉤,要使市場力量成為專利數量及品質提升的主要推動力。(國際商報記者 靖  雯)

責編:馮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