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春天還有多長
來源:經濟日報  |  2021-05-07 09:38:41

NFT的春天還有多長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近期關於NFT收藏品交易異常火爆。美國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昵稱為“Beeple”)的數字藝術品《日常——第一個5000天》以近7000萬美元價格成交。印度加密貨幣交易所WazirX宣佈已經為印度藝術家和創作者建立了一個NFT交易市場。記者注意到,國內5月份也有中央美院學術支持的大型NFT畫廊開幕。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中文稱為“非同質化代幣”,是基於區塊鏈背景的非同質化數字資産,與比特幣、乙太幣相似又有所區別。它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NFT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能夠證明其原創性及所有權,各自擁有獨特標識、具有唯一性,且極難被竊取。以數字藝術品為具體表現形式的NFT因此得到市場青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認為,“NFT本質是用來標記數字資産的智慧合約,依賴的是區塊鏈締造的基於技術的、分佈式、自發組建的點對點交易的信任體系。人們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信任來實現價值轉移”。

  眼下,NFT的發展可謂高歌猛進:從數字房屋、音樂繪畫到收藏潮玩,仿佛萬物皆可NFT。數據顯示,2021年前3個月,NFT市場價值增長1785%,一季度銷售逾20億美元,環比增長20倍。四月份增長放緩,但仍大幅高於2021年之前的水準。見諸報端的信息顯示,機構和個人仍在不斷入場。

  “流通時間、流轉痕跡、交易價格乃至作品本身等方面的公開透明性,有助於實現更高效的無國界流通,打開了數字藝術的先河。”投資公司CRYPTOYC創始人兼CEO李臻認為,NFT前景和生命力毋庸置疑,但是目前NFT市場門檻低、投機性強、受眾面廣,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記者了解到,NFT的發行方式和潮玩結合越來越緊密,在文化流行上有相通之處。比如NFT藝術品及潮玩發行平臺FM Gallery在發行方面玩法多樣。

  一種是盲盒形式,用戶打開盲盒,將可能隨機收穫一件出自知名藝術家的NFT作品;另一種主打藝術碎片的模式: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一件藝術品分割為若干個碎片,每個碎片與唯一的NFT綁定,包含了獨特的背景故事,用戶集齊碎片,即可拼出完整的藝術品NFT,並兌換實體藝術品。

  FM Gallery創始人兼CEO彭菲茗認為,傳統藝術模式不管是對藝術家還是對畫廊、拍賣行等,都有很多痛點無法解決,而NFT是連接現實社會和鏈上世界的橋梁。當下盲盒、限時發售等方式和潮玩、藝術品之類的結合越來越緊密。FM Gallery希望通過盲盒和藝術碎片的形式,用創新的方式去詮釋藝術品發行,推動行業的發展。

  盤和林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NFT是一種産權創設,且明晰了權屬關係。尤其是互聯網虛擬物品大爆發的時代,虛擬物品的所有權無法界定,而NFT提供了一種方式,從産權的角度有利於互聯網的發展。産權創設對於經濟本身是有好處的。當産權明晰了,人類的創作創新就更加積極,而當産權可以通過某種方式交易,且可以保證不被複製和篡改,那麼人類社會的交易效率也會得到提升。不過,盤和林指出,NFT背後也有一些並非出於技術層面的動機,而是類似于虛擬幣的炒作。“比如利用NFT進行名為代幣發行、實為融資的行為。但是對NFT技術本身還是應該持支持態度。”

  虛擬物品産權不會因為NFT形式就一勞永逸,仍會存在問題。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建峰指出,NFT解決了資産創造者、資産所有者、資産數量等問題,把現實和虛擬世界連接在一起,帶來像線下實體資産那樣更真實的體驗。但是NFT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NFT指向的數字對象可能存在盜版假冒。對此,一些平臺採取了免責聲明、核驗創作者身份信息等方式來規避風險。二是NFT購買者在購買NFT時是否能取得知識産權,以及取得何種知識産權,有時候也是不清晰的。如果NFT購買者將NFT用於展覽、製作衍生品等目的,則可能存在侵權問題。三是NFT所指向的數字對象一般存儲在鏈外,誰負有義務存儲、維護相關內容以避免相關內容被下線或刪除,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加密貓(CryptoKitties)幾年前曾經特別火,現在很少有人關注了。”幣圈人士劉方(化名)認為,加密貨幣幣值波動幅度大,新的區塊鏈應用層出不窮,多觀察一下再下結論比較好。

  NFT的春天還有多長?一方面取決於NFT自身的價值,也需要行業生態參與方共同回答。日本加密資産商業協會研究了NFT相關的商機和風險,今年4月底該協會制定了NFT業務指南,旨在規範銷售和發行,確保NFT業務順利進行,進而為用戶提供安全安心的使用環境,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盤和林認為,區塊鏈最終將連接我們這個世界所有虛擬和現實的物品,從而使得這些物品能夠自發地、分佈式地實現點對點交易,而不再需要第三方。但技術推進需要循序漸進。(記者 渠麗華)

責編:馮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