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日內瓦訊:7月7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2021年大宗商品與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全球約64%的發展中經濟體依賴於初級産品出口,除非實現技術支持的結構轉型,否則這些經濟體中的大多數有可能繼續走上依賴大宗商品的道路;經濟依賴於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必須提高技術能力,通過技術和創新來擺脫使其大多數人口陷於貧窮和脆弱的“大宗商品依賴陷阱”。
報告強調了低技術能力和高大宗商品依賴度之間的相關性。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不實施以技術支撐的結構轉型,則全球85個依賴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多數仍將陷入大宗商品依賴困境。報告中提到的技術發展指數顯示,依賴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分值為1.55,而中國、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和越南等不依賴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分值為5.17。不依賴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在使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和機器人等方面表現更優,因而其技術發展指數的平均得分更高,而依賴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表現較差,其技術發展指數的平均得分因而更低。
聯合國貿發會議代理秘書長伊莎貝拉·杜蘭特表示,對大宗商品的依賴是一個很難改變的狀態,但這不能被視為是發展中國家的宿命。如果發展中國家接受新技術和創新,並得到國際社會的必要支持,它們就可以轉化和利用其資源財富並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果。伊莎貝拉·杜蘭特還表示,目前許多大宗商品的高價格不應成為鼓勵這些國家生産更多同樣商品的因素,否則,這些國家及其人口將很容易像受疫情影響一樣受到下一次衝擊。
實現由技術支持的結構轉型需要數十年時間,許多挑戰和障礙必須被克服,包括大量數字技能水準低的體力勞動者、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用於資助研究和創新的公共及私人資源、缺乏嚴格的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等,因此,建立並堅持強大的政治意願和長期願景對實現轉型至關重要。(記者楊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