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財政部發佈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676萬億元,同比增長4.5%。財政收支數據的背後,關係著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
收入保持較高增速
今年以來,財政收入保持了較高增速。“同比增速較高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和當前工業生産者價格上漲較快,同時反映了我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説。
稅收收入直接反映經濟發展情況。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10.0461萬億元,同比增長22.5%,比2019年同期增長8.7%。“財政收入特別是主要稅種增長態勢比較強勁,反映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運行品質進一步提升。”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説。
從非稅收入看,上半年全國非稅收入1.6655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劉金雲介紹,拉動非稅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隨著增值稅、消費稅較快恢復,附徵的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增長;國有資源(資産)有償使用收入增長;對部分壟斷行為的行政罰款等帶動罰沒收入增長。
下半年,財政收入情況預計如何?“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問題依然存在,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數抬高,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並提前享受新增減稅政策減收體現在今年下半年,預計今年下半年全國收入增幅將比上半年明顯回落。但考慮到上半年收入完成進度較快,經過努力,預計能夠完成全年預算收入目標。”劉金雲説。
重點支出增長較快
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錢花得怎麼樣、花到哪備受關注。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676萬億元,同比增長4.5%。“全國財政‘三保’等重點支出增長較快,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10.1%、8.2%、3.8%。”劉金雲表示。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支出同比下降6.9%,扣除部分支出撥付時間比去年有所延後因素影響後下降2.4%,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持續壓減;地方支出同比增長6.4%。
“中央支出同比下降,體現了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壓縮非急需非剛性支出,也是優化資金支出結構、有效控制財政風險的具體表現,同時又為加大地方民生、就業保障提供了支出空間。”李旭紅説。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項中新表示:“財政部堅持將政府過緊日子作為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基本方針,下大力氣優化支出結構,把嚴把緊預算支出關口,削減或取消低效無效支出,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切實保障好重點領域支出。”
直達資金快速落地
在2020年實施財政資金直達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建立常態化直達機制,將27項轉移支付整體納入直達範圍,資金總量達到2.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基本實現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全覆蓋。
“上半年,常態化直達機制有序推進,執行情況良好,資金快速落到基層和單位,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惠企利民政策精準落實,有力促進民生持續改善,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劉金雲表示。
據悉,資金下達方面,具備條件的資金已全部下達,為地方合理安排使用資金留出了充裕的時間。資金使用方面,支出進度逾六成,為地方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及時有力的財力保障。
“直達資金下達迅速,基層財力得到支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資金有了保障。預算執行進度較快,説明一年多以來新體制運轉效率持續提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説。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認為,對於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下半年的關鍵在於打通“最後一公里”,也就是基層政府要按要求把錢用到項目上,用在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保基本民生以及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上,“這對基層政府是個考驗,基層政府要通過完善創新機制,按要求把錢花好、花到位”。
下一步,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繼續發力?“減稅降費政策要進一步落實落細,緊密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恢復市場主體元氣等方面做文章。以國家戰略和民生關注為導向,從財稅角度積極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等,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助力。同時,對地方政府債務加強管理,通過嚴格監督和信息公開等方式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有效防範債務風險。”李旭紅説。(記者 曾金華 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