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産業集中度的提升,有利於産能結構的優化和産量的控制,有利於提升對上游原材料的定價權,有利於研發資源的共享,有利於客戶和渠道的共享,有利於增強行業超低排放能力。
近日,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的重組正式啟動。按照重組方案,本鋼將成為鞍鋼的控股子公司。重組後,鞍鋼的粗鋼産能將達到6300萬噸,成為國內第二、世界第三大鋼鐵企業。至此,中國鋼鐵産業的整合之路又邁出重要一步,行業集中度再次提升。
目前世界鋼協公佈的全球十大鋼鐵企業中,有七家來自中國,説明中國頭部鋼鐵企業的體量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不過,放到我國佔全球一半以上的粗鋼産量中,單個鋼鐵企業的産量又顯得微不足道。這折射出阻礙我國鋼鐵産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産業集中度偏低。
人們常用一個國家中幾個最大的鋼廠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比重,來描述該國鋼鐵産業集中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日本、歐盟的前四大鋼企的産量分別佔其鋼鐵總産量的65%、75%、73%,韓國前兩大鋼企産量佔到韓國鋼鐵總産量的85%。而我國前十大鋼企的粗鋼産量,僅佔到全國總産量的40%左右。也就是説,儘管國內鋼鐵企業近年來大力推進整合重組,但是鋼鐵産業集中度依然大幅低於發達國家水準。
鋼鐵産業集中度的提升,有利於産能結構的優化和産量的控制。通過股權關係構成的強管控模式,既能在同一集團範圍內避免重復投資帶來的資源浪費,讓資源向高附加值産能傾斜,又可以讓全行業面臨市場波動時更加高效地控制産量,快速出清。有利於提升對上游原材料的定價權。在目前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的情況下,面對進口鐵礦石國際“三寡頭”的供給結構,中國鋼鐵産業過於分散的需求側難以形成集中採購合力,無序競爭極易炒高鐵礦石價格,提高行業發展成本,壓縮下游製造業利潤。三是有利於研發資源的共享。在國內鋼鐵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打造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從研發資源投入産出的角度來看,通過提高産業集中度,還可以整合企業內部研發資源,實現研發費用的規模經濟效應,攤薄單位産品的研發支出,讓研發資源的使用更加集約。四是有利於客戶和渠道的共享,形成不同地區、不同産品線之間的業務協同效應。五是有利於增強行業超低排放能力。在“雙碳”背景下,提升鋼鐵産業集中度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鋼鐵産業的綠色發展。
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的重組,是提高我國鋼鐵産業集中度的重要一步。但鋼鐵産業的整合不是單純為提高行業集中度指標服務,而是要通過行業整合來發揮企業集團內部在研發、採購、供應鏈、銷售等領域的共享和協同效應,真正實現行業運行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胡麒牧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