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在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居樂業的外籍人士:與“中國車谷”共同成長
2024-11-07 10:28:3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田蜜

在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居樂業的外籍人士:與“中國車谷”共同成長

圖①:樂彌爾在查看公司生産線。

圖②:卡騰龍在工作。

圖③:許春喜(左)在踢足球。

圖④:武漢經開區地標建築之一——“春筍”大樓。李巋/攝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姚子怡攝)

  武漢之南,長江之濱,被譽為“中國車谷”的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武漢經開區”),是武漢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之一。它因中法合資的30萬輛轎車項目而興建,30多年來,已聚集了超過400家外資企業,成為湖北省外資企業最密集,擁有外籍人士、專家最多的區域之一。

  依開放事業而生、因汽車産業而興。近年來,武漢經開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外商投資和外資企業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日前,記者走進武漢經開區,聽三位外籍人士講述在此安居樂業的故事。

  法國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樂彌爾——

  “廣大車企的信心不斷增強”

  走進艾菲汽車零部件(武漢)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只見環形焊接線上,機械手靈活擺動,通過自動光學檢測系統精準定位,隨後把晶片和針腳焊接到印刷線路板上,工作人員只需“一鍵上料”。之後經過澆注、注塑、終檢等生産流程,一隻只精巧的變速箱轉速感測器就陸續下了産線。

  作為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法國艾菲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艾菲汽車零部件(武漢)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變速箱、發動機及電驅系統感測器類産品最大的供應商之一。“目前我們在中國有兩家公司,分別在武漢和上海。武漢是總公司,也是主要的生産和研發基地,擁有員工300多人。”法國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樂彌爾介紹。

  今年59歲的樂彌爾,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7年,一直從事汽車行業。“2007年,我第一次來到武漢經開區,拜訪一些行業客戶,當時在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合資車企。這些年來,合資公司的市場份額明顯降低了。”樂彌爾説,現在主要是中國本土公司在引領汽車市場發展,電氣化革命是這個變化的重要加速器。

  艾菲公司從2004年開始進入中國,起初是在武漢經開區租賃合作供應商的廠房進行生産。隨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選址、買下20畝土地,自己建設廠房、搭建生産線。2008年武漢工廠投入生産,2009年艾菲中國就已經實現了盈利,2011年債務清零。

  “武漢經開區集聚了10家整車企業、14家整車工廠、12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完整的産業配套、豐富的人才儲備、較低的物流成本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是我們選擇這裡的主要原因。”樂彌爾説,在過去的20年裏,艾菲集團在中國追加了10次投資,中國區的銷售額也從最初的50萬歐元,增長到5000萬歐元,成為集團重要的業績貢獻者。

  近年來,中國著力推動汽車産業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艾菲公司也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在電動車感測器等新産品上加大研發力度。“武漢公司現有50多人的研發團隊,可以100%獨立完成産品設計、開發、試驗驗證和生産,現在還可以支持集團其他地方的産品開發。”樂彌爾介紹。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武漢經開區經信局、科創局等部門支持下,艾菲武漢公司能夠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改造專項補助資金等優惠政策。目前公司加大投資,加快産線自動化、智慧化的改造升級。一款用於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的感測器,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已達到20%以上。

  如今,擔任艾菲集團亞太區負責人的樂彌爾,每個月有將近1/3的時間在武漢。“相比第一次來的時候,現在武漢經開區基礎設施、道路建設更加完善,工作和生活環境更好,還被列入了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街上經常能夠看到無人駕駛計程車、無人小巴的身影。”樂彌爾表示,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的集聚度不斷提高,廣大車企的信心也不斷增強,未來集團計劃在這裡進一步加大投資,新增産線、擴大人員規模、加大技改投資力度,與“中國車谷”共同成長,助力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

  中美商會華中分會執委會主席卡騰龍——

  “在這裡創業極具性價比”

  清晨,美麗的後官湖微風輕拂,碧波盪漾。湖畔的綠道上,晨練的人群或跑步或騎行。其中有一名留著花白鬍子、一身運動裝的美國人,他便是中美商會華中分會執委會主席卡騰龍。

  今年是卡騰龍來到中國的第20個年頭,也是他在武漢定居的第18年。早上起床會去街邊的小攤吃一碗熱幹面,去綠道跑步、騎行,會唱周華健的歌曲,喜歡《三國演義》,連續4次參加武漢馬拉松……年屆六旬的卡騰龍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武漢”了。

  2004年,卡騰龍被當時的公司外派,帶著妻子和3個孩子來到湖北省京山市。“一開始本來跟公司只簽了3年外派合同,但是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都愛上了中國。”卡騰龍告訴記者,合同到期後,一家人選擇留了下來。2006年,他們一家人搬到了武漢。

  “最初沒有手機支付,必須刷公交卡乘車,但我沒有公交卡。有好幾次,我還沒來得及投幣,車上一些素不相識的本地人就幫我刷卡了。”卡騰龍説,武漢人的熱情好客,讓他感到家的溫暖。

  卡騰龍剛來的時候,整個武漢只有一條地鐵線路、兩座長江大橋,他每天上班的通勤距離很長。現在武漢已經開通運行的線路達到了15條,跨江大橋達到了11座,出行無論是選擇公交、地鐵還是自駕都很方便。更為重要的是,武漢天更藍、水更綠、環境更好了。

  “我所居住的武漢經開區,市民家門口有了越來越多的濕地公園、口袋公園、江灘公園,一條條綠道串聯起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景區,可以盡享‘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活。”卡騰龍説。

  2016年,卡騰龍從原來的公司退休後,自己開辦了一家居家養老公司。2021年以來,看好綠色環保産業的發展前景,他又投資管理了博梵(武漢)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卡騰龍説,作為一家主要從事環保設備設計、生産、製造的外資企業,他們近3年來每年的銷售收入都在翻番。

  “在武漢經開區創業極具性價比。外國人在這裡無論是開辦企業,還是工作、生活,都十分便利。”卡騰龍表示,武漢經開區不斷精簡外資外貿企業邀請外國人來華申報材料,優化審核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政務服務中心還專門設置外國人單一窗口,服務外籍人士辦事需求。

  去年12月1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也稱“五星卡”)正式簽發啟用,卡騰龍是首批領取“五星卡”的外國人之一。今年8月初,他的妻子也拿到了“五星卡”。

  卡騰龍的大女兒在武漢生活了10年,她到美國讀大學時,將一面中國國旗挂在宿舍裏。“當她提到家鄉時,她指的是武漢。”卡騰龍笑著説。

  武漢長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心理輔導老師許春喜——

  “我們很有參與感和歸屬感”

  在武漢長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生們正在上著一堂堂特色課:美術教室內,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繪畫、陶藝、服裝設計;機器人課上,學生們通過學習編程靈活操控機器人……這所學校有260多名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是武漢市第一所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放學鈴聲響起,新加坡籍心理輔導老師許春喜帶著足球隊的孩子們來到操場上,開始當天的訓練課程。“學校不僅開設了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國際化課程,還有足球、籃球、排球、機器人等特色項目。”許春喜介紹,他自己兼任足球教練,去年帶領學校高中男子足球隊在國際學校聯盟比賽中首次奪得冠軍。

  今年51歲的許春喜,10年前帶著全家從新加坡搬到武漢,定居在武漢經開區。他和妻子李家琳都就職于武漢長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他們的孩子也在此上學。“武漢經開區是武漢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合資和外資企業眾多,來此工作的外籍人員普遍有子女上學、住房安居、醫療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許春喜表示。

  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在建設國際化宜居環境方面持續發力,引進和集聚武漢外國語學校、武漢長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愛莎國際學校等國際教育學校;建設萬科金域藍灣、金色港灣等國際社區,提升外籍人士歸屬感;協和醫院車谷院區、同濟醫院軍山院區、武漢亞心總醫院等5所三甲醫院均設立了國際窗口。

  許春喜一家就住在沌陽街道金域藍灣小區。這個小區擁有外籍居民200多人,分別來自美國、巴西、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剛來的時候,小區裏的路牌、標牌只有中文,外籍居民頗感不便。”許春喜説,在他們的建議下,社區很快換上了雙語指示牌。社區還招聘了精通英文的社區工作者,組建了對外籍居民發佈信息的微信群,群內通知也是使用中英文雙語。

  社區還經常組織文化交流、美食鑒賞等活動,邀請中外居民參加,比如中秋節做月餅、端午節包粽子等。“這些活動拉近了外籍人士和中國鄰居們的關係,讓我們很有參與感和歸屬感。”許春喜表示。

  “10年前,當我跟媽媽説要去武漢時,她沉默了很長時間。現在我的家人們都愛上了武漢,我帶他們去過黃鶴樓、晴川閣等景點,吃過熱幹面、小龍蝦等特色美食。”李家琳説,武漢經開區這些年變化也很大,交通條件不斷改善,手機軟體可以直接叫到無人駕駛計程車;隨處可見綠地和公園,生活舒適;還有專門為外國人服務的窗口,無論是出行還是辦事都十分便利。

  中超聯賽球隊——武漢三鎮足球俱樂部的主場就位於武漢經開區的武漢體育中心體育場。每週末,許春喜不僅會和來自各國的同事們、學生家長們約一場足球賽,還經常身穿武漢三鎮隊的球衣,專門到現場去為球隊吶喊助威。在他心裏,這就是自己的主隊。(記者 范昊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