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創新為首府贏得高品質發展主動權
本報記者阮曉瑩 馮梓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從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的投入運營,到浪潮南寧生産基地首臺伺服器和計算機産品在南寧·中關村科技園下線,廣西實現伺服器生産零的突破,再到“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南寧企業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實現零的突破……近年來,南寧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産業發展作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開創了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新局面。
協同創新 南寧·中關村示範效應凸顯
“十三五”以來,南寧科技創新的浪潮是怎樣奔涌向前?
一組數據對比清晰可見:2019年,我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到990家,佔全區41%,與“十二五”末相比,凈增高新技術企業687家,實現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翻兩番;新增廣西瞪羚企業28家,佔比全區的30%,數量居全區第一;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新增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家,累計達114家,相比“十二五”末增長37.3%;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5家,累計達75家,相比“十二五”末增長87.5%。
這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投入運營後為南寧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種子”。截至目前,該基地已累計培育和引進3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規模以上企業、3家廣西瞪羚企業和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作為最早一批入駐基地的企業——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筱東充滿了幹勁。“這幾年,借助中關村的全球視野和吸引力,企業發展一年一個大跨越。現在我們‘耘眼’人工智能農技服務平臺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農業人工智能應用。”王筱東介紹,目前,“耘眼”使用人數已超過10萬,覆蓋面積超過300萬畝。“耘眼”平均每天處理農戶提問超過10000個,與傳統靠技術人員下鄉的農技服務模式相比,問題處理效率提升近百倍。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用戶數量激增,為南寧市柑橘生産等提供了便捷農技支持。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南寧·中關村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創新平臺為南寧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目前,我市已引進東北大學廣西先進鋁加工創新中心、武漢大學廣西節能環保研究院、瀋陽化工大學綠色功能分子南寧研究院、吉銳生物醫藥研究院等7個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已落地的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進展順利,東北大學廣西先進鋁加工創新中心在研項目獲批為首個“國家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鋁型材輥底爐生産線于2019年成功研製,替代進口設備應用到了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寧市還圍繞産業創新和人才需求,引進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集研究生教育、産業研究機構、産業孵化為一體的分支機構,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協同發展、共建共享機制,加快蓄積區域科技創新內生原動力。
厚積薄發 持續研發投入優勢顯現
“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實現了南寧企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零的突破;“防治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綠色新農藥新製劑的研製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十三五”期間,南寧科技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細細數來,近5年間取得的成績,是持續研發投入的厚積薄發,以及科技界、産業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王亞楠説,“十三五”期間,南寧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産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重點工作,為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政府持股南寧市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建設最高可資助4000萬元;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補金額最高達450萬元;瞪羚企業單個項目最高資助300萬元;對院士級人才來邕創業給予1000萬元資助……“十三五”期間,我市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GDP之比)從2016年的1.02%提高至2019年的1.17%,科技創新投入快速增長,規模優勢顯現。
人才是第一資源。長期和大量的投入讓我市科技人才隊伍逐步成長壯大。“十三五”期間,我市不僅促成中國工程院歐陽平凱院士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註冊企業,成為我市頂尖人才“突破計劃”首個實施項目,還通過實施優秀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項目,選拔培養38歲以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5名。同時,在全區首創舉辦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面向全球招攬英才,引進了“雲中控平臺”“新型鋁空UPS系統”等多個獲獎項目落地發展。
釋放潛能 科技創新環境加速優化
政策是風向標,是動力源,是加速器。從2016年初到2020年,從工業、農業、新能源到醫療衛生等領域,梳理“十三五”期間南寧市的重要政策,科技在其中佔據了極重的分量。
2016年以來,南寧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全面佈局推進科技計劃和科研項目管理、財政科技經費使用管理、科技獎勵、創新平臺建設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相繼出臺了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專利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科技創新券等10多個具有南寧特色的創新發展配套政策和《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強創新實施方案》《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瞪羚企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持續優化創新環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隨著政策落地生根,南寧創新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迸發出巨大動能——
2016年以來,南寧新增國家級孵化器3家,自治區級孵化器6家;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自治區級眾創空間22家;獲認定國家級星創天地7家,自治區級星創天地32家。
一大批科技創新項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2個,其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1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獲廣西科學技術獎156個;技術合同登記共12230項,合同交易額491.1億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寧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南寧將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以突破重大技術、創建創新平臺、引育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型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舉措為抓手,全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贏得發展主動權,讓高品質發展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