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邕寧八音成為有聲的文化名片
來源:南寧晚報  |  2020-10-14 08:55:58

  原標題:曾經流行于鄉村民間,經歷沒落再度繁榮——

  喜慶邕寧八音成為有聲的文化名片

喜慶邕寧八音成為有聲的文化名片

  每年的綠城歌臺活動都少不了八音表演

喜慶邕寧八音成為有聲的文化名片

  蒲廟鎮那路女子八音隊

  ■本報記者 鄭芳 文/圖 

  八音一響,喜事連連。在邕寧,每逢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均有熱烈歡快的八音演奏。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壯族八音得到保護傳承和發展,2007年壯族八音被公佈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的邕寧八音已成城區的一張文化名片,不僅在民間傳統喜慶活動中表演,還受邀出席許多國內外大型節慶活動,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

  曾經流行鄉村民間 

  壯族八音原是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由大嗩吶、小嗩吶、無孔笛、二弦、秦琴、鼓、鑼、鈸和壯族岳鼓等組成),依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金(如鐘)、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塤)、革(如鼓)、絲(如琴)、木(如祝)等八類,俗稱“八音”。壯族“八音”音色優美、高亢、嘹亮,撼人心旌,深為廣大群眾喜愛。

  南寧市壯族八音又以“邕寧壯族八音”為品牌。邕寧壯族八音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19世紀初,在蒲廟那路,以黃大紀等人為主的壯族七人八音隊就深受當地人歡迎,聲名遠揚他鄉。現在邕寧區還保留有該班遺留下來的一對直徑近1米的大鈸和一面8公斤重的大銅鑼。此後,隨著廣東粵劇進入廣西,粵劇文化與當地壯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由此衍生了近似廣東粵劇但又極具當地民族特色的邕寧壯族八音。

  解放前,壯族八音表演主要在鄉村民間進行。邕寧區蒲廟鎮70多歲老人韋阿妹告訴記者,以前農村有新宅落成、結婚擺酒,或者舉辦大壽等喜慶活動,大家都喜歡請“八音班”來吹奏助興,搞得熱熱鬧鬧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受到流行音樂的風靡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壯族八音一度面臨生存危機。

  壯族八音表演再現繁榮 

  如何保護壯族八音,使其擺脫沒落的境地成為當時邕寧區文化部門的重要任務。

  邕寧區的文化工作者深入鄉村民間開展普查,採訪民間藝人,收集原始資料,整理歸檔,建立數據庫和收藏館,積極建設傳承基地等,終於成功為邕寧壯族八音申報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壯族八音在邕寧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蒲廟、那樓、新江、中和等鄉(鎮)最為普及,每個行政村都有數支八音隊,長年開展演奏活動。邕寧區文化部門工作人員劉秉正説,近年來城區多次派文藝輔導人員到這些鄉鎮進行定期培訓、集中排練,使得這些民間八音隊的藝術表演水準得到了很大提高,隊伍逐漸發展壯大。

  劉秉正介紹,城區文化部門還對壯族八音表演形式進行了革新,如在原以嗩吶為主的吹打樂器基礎上,增添了4人齊擂的大鼓及壯家姑娘喜愛吹奏的無孔笛,舞蹈方面增加了岳鼓舞、採茶舞等,樂曲方面增加了壯族嘹啰山歌、劉三姐、採茶調、師公調等,並配以抬花轎、舞春牛等民族風情表演,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壯族八音更具濃郁的民族氣息。

  經過不懈努力,壯族八音表演在邕寧區再度繁榮起來。2001年,邕寧區壯族八音表演隊代表廣西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民族風情表演,向首都人民和外國友人一展風采;2003年,邕寧區農民八音隊應邀參加杭州市“西湖博覽會”民族風情表演,受到中外遊客好評,同年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2005年,邕寧區壯族八音隊榮獲中宣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國先進民營表演團體”稱號;2007年,邕寧區壯族八音被自治區政府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自2010年以來,邕寧區已成功連續舉辦多屆壯族八音文化旅遊節……

  從流行于鄉村民間,到如今走向國內、國際舞臺,邕寧八音以其悅耳動聽的音樂、華美獨特的民族服飾,成為展現邕寧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窗口。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