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産業發展、鄉村振興和生態修復相融合 梧州走出地災防治新路子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0-20 11:21:09

  本報梧州訊 (記者/梁乾勝)10月19日,走進岑溪市南渡鎮社垌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規劃整齊的樓房、筆直的村道和完備的設施,綠地、花帶綠意盎然。

  梧州市屬丘陵地貌,地質環境脆弱,降雨集中,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全市有近20萬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地質災害的威脅,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面積佔比56.8%。誰能想到,如今漂亮的社垌村,以前卻是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發的村子,全村有172處地災隱患點。

  社垌新村村容村貌的變化,得益於近年來梧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運用科學化、市場化和系統化的思維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積極探索地質災害防治新路子,地質災害防治效果明顯。2017年以來,全市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23起,無一起人員傷亡事件。2019年全市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比降低47.9%。

  創新地質災害治理新模式這一做法今年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領導在梧州調研時指出,梧州市運用市場化思維打造地質災害治理升級版有特色,值得在全國推廣。

  “地質災害治理+産業發展”,打造新名片。該市根據不同地塊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採取不同的開發模式,在地産開發的基礎上,結合文旅産業探索出治理新方向。將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改造成山地休閒公園。位於市區的獅臥山由於多種原因,山體破損嚴重,威脅人口超過5000人,屬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梧州市轉變治理思路,通過引進房地産企業進行地産開發,不僅將裸露不穩定邊坡變成了平安宜居的精品園林小區,還獲得了3.15億元的土地出讓收益。2019年又啟動總投資18億元的獅臥山生態修復工程,正致力打造成一個集園林景觀、山體修復、邊坡治理、地産開發、公建配套于一體的生態休閒公園。同時,該市將地質災害隱患點升級為文化旅遊産業。萬秀區百花衝佔地96畝,涉及人口近4000人,多數房屋依山而建,地質災害隱患突出。2015年,該市通過棚戶區改造對該片區進行整體搬遷和拆除,消除了安全隱患,同時將“三總府”文化旅遊博覽區佈局於此。目前成功融資5.2億元加快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後將為梧州市增添一張靚麗的名片。

  “地質災害治理+鄉村振興”,增加幸福感。該市探索將地質災害治理與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相結合,同步實現隱患消除、農民增收、農村富裕,探索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的新路子。截至目前,梧州市確認增減挂指標1.6萬畝,交易金額達15.7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鄉村振興工作。岑溪市南渡鎮社村通過實行整村避讓搬遷,引進三家企業入駐搬遷安置點,安排搬遷戶就業人員100多人,原址復墾後還可創造近1000萬元收益,該村被評為自治區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提高觀賞性。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立體綠化、生態修復的理念貫穿地質災害治理項目設計、施工的全過程:完善生態修複製度保障,從源頭改進財評方法和設計方案,在末端增加地質災害治理驗收環節對生態修復的要求,嚴把生態修復品質關;出臺立體綠化技術措施,對實施護坡等立體綠化建設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補助,引導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園林綠化工作。打造生態修復示範項目。啟動國土綠化提質三年行動(2019-2021年),計劃投資21.7億元實施以重要節點提升、山體林相改造、裸露邊坡美化為主要內容的項目134個。目前已對白雲山景區入口、雲龍橋和西江橋頭、長洲區政府後山等多個地質災害點採取生態修復技術進行治理;拓展生態修復領域範圍,將生態修復理念和市場化運作思維拓展到綠色礦山建設和廢棄礦山修復中,制定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方案和市場化運作辦法,全力推進生態修復版地質災害治理。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