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救助讓群眾看得起病 ——靈山縣推行健康扶貧惠民政策見聞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0-23 17:59:57

  本報記者 羅繼梅  通訊員 翁婷珍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老百姓的一大難題,患大病不敢就醫以前並不鮮見。近年來,靈山縣致力於推進貧困人口患大病享有醫療專項救治的惠民政策落地實施,讓看不起病的人越來越少,看得起病的人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的健康得到保障。

  “要不是有專項健康扶貧政策,我真拿不出這麼多錢治病。”近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走進欽州市靈山縣豐塘鎮睦村貧困戶黃宗益的家,進行常規隨訪及政策宣傳。家庭醫生零縣英為黃宗益把脈問診、測血壓,發送政策明白卡。家庭簽約醫生團隊長曹家儉在旁囑咐黃宗益:“平時要注意規律飲食,定期到醫院治療,現在住院治療能報銷90%左右的費用。”

  黃宗益今年49歲,自2016年確診為終末期腎病以來,多次輾轉到靈山縣中醫醫院住院治療,每週3次的透析成為他生活的“常規動作”。他還患有腎病綜合徵、高血壓及其他疾病,除了常規的血液透析治療,還要堅持慢性病常規用藥,每個月治療總費用4800多元,這給家裏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由於身體原因,他不能幹重活,還要供養兩個孩子讀書,他的妻子只能外出務工以維持一家人的開支。

  2017年,靈山縣將兒童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等大病納入專項救治範疇,凡是到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確診並審核確認為大病專項救治的範疇,患者住院治療均可報銷90%;將高血壓、腎病綜合徵等納入29種門診特殊慢性病範疇,門診治療可報銷80%。這樣的政策實施,對於像黃宗益這樣的貧困戶來説,無疑是一大喜訊。

  4年來,黃宗益在住院治療及慢性病門診治療總費用25.559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報銷、醫療救助、政府兜底報銷20.447萬元,他僅自付5.112萬元,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

  據靈山縣衛生健康局醫政股負責人黃鵬介紹,為了做好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該局根據不同類別患者進行動員及救治。針對一般大病患者,通過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所)醫務人員、計生專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等上門摸底,掌握患者基本情況、收集患者健康信息、不定期上門宣傳醫保報銷政策、動員患者到定點醫院進行就醫;針對那些不想去就醫、認為治不好、不知道去哪救治的患者,通過多次組織專家團隊逐一動員,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對已經摸底排查的患者建立救治臺賬、動員其到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可以享受“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確保救治工作有序推進。2017年以來,該縣摸底排查出大病患者3207人,全部進行救治。

  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靈山縣致力於解決貧困人口患大病享有醫療救治的問題,分批分類對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患者開展大病集中專項救治,對於一般輕症患者指定在本縣定點醫院救治,對於重症、疑難雜症患者,指定到上一級醫院進行救治。

  自2017年至今,靈山縣衛生健康局牽頭組織制定該縣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實施方案,建立19個專家組,“一人一檔”制定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診療方案,明確核實核準的患有國家規定的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腎癌、重性精神疾病及風濕性心臟病等30種大病,先後納入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範疇。對以上病例的住院醫療合規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門診特殊慢性病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0%。

  今年1-9月,靈山縣累計救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79人次,費用報銷比例均達90%以上,真正實現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