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 ——梧州市長洲區泗洲村做大鄉村特色文化旅遊蛋糕側記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0-23 17:58:55

  原標題:端穩“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 ——長洲區泗洲村做大鄉村特色文化旅遊蛋糕側記

  本報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史秋蘭

  暑假,位於梧州市長洲區泗洲村環島公路旁的一家農家樂,遊客來了一批又一批,廚房裏陳燦圖正忙著炒菜,“假期裏,每天的房間都訂滿了,忙到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泗洲村位於泗洲島上,四面環水、風景宜人,以前守著綠水美景,卻過著窮日子,村民當時最直接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快點逃離泗洲島”。陳燦圖一家四口人,父母年邁,哥哥陳慶洪是三級肢體殘疾人,無法“逃離”經濟困難成為貧困戶。如今,通過精準扶貧和旅遊的帶動,他一家吃上了“旅遊飯”。“現在我和哥哥都在農家樂工作,兄弟兩人月收入7000多元,前年建了新房子,生活越來越好了。”陳燦圖一邊炒菜,一邊高興地向記者介紹著。

  泗洲村有1056戶居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3戶84人。這幾年通過發展旅遊,村裏環境越來越好,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小洋房。除了在景區打工外,村民還能通過擺攤、開農家樂等方式,直接參與到旅遊服務中,很多人像陳燦圖一樣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走進泗洲村,道路兩旁綠蔭疊翠、花團錦簇,江邊一排排由民房改造而成的民宿或客棧古色古香,一幅幅富有文明氣息的特色鄉村旅遊生態美景展現在眼前。

  “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村貌一日比一日好,許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鄉創業。”泗洲村黨總支書記覃建良介紹,目前泗洲村共有農家樂11家,在營民宿5家,拉動村民就業80多人,就業人員月工資多則4000多元,少則2000多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去年以來,泗洲村已接待遊客約100萬人次。隨著遊客的到來,村民李美蘭也開始每天擺攤,把特色小吃賣給遊客,有了穩定的收入。“除了經營特色小吃獲得收入外,我還獲得村中分紅,一年收入達3萬元。”李美蘭説。

  近年來,泗洲村緊靠“生態建島、旅遊旺島、文化興村”的發展定位,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做大鄉村特色文化旅遊蛋糕,在長洲區“旅遊旺區”的發展思路下,泗洲村利用得天獨厚的環境發展旅遊産業,成為自治區四星級鄉村旅遊示範區和全國生態文化村。

  做大做強旅遊蛋糕。在泗洲鄉村旅遊區遊客服務中心內成立梧州市長洲區泗洲會展有限公司,依託泗洲村內的長洲區黨史館、長洲區政協文史館、長洲區股改館、黨風廉政教育基地“三館一基地”等旅遊資源,通過承接會議、活動、培訓等經營活動來增加村集體收入。

  “成立會展公司後,就有了專門的接待機構,讓泗洲村鄉村旅遊走上更專業化的道路。”覃建良介紹説,會展公司今年6月成立以來,已經接待外來遊客2000多人次,增收2萬多元,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深化改革。近年來,泗洲村黨總支部依託農村股權改革試點,探索形成“黨組織+合作社+企業”黨群創業聯盟模式,整合各類資金6000多萬元,開發生態旅遊項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壯大。作為長洲區實施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的試點村,泗洲村股權改革一直走在前列,2015年就完成了。有3576名村民享受村集體、村民小組股權,共計7152股,平均每股股值23268元。2019年,該村集體資産總額達5800萬元。每到年底,村民就可以享受分紅收益,“少的村組也有2000多元的分紅。”覃建良表示。

  去年,該村貧困人口23戶84人全部脫貧摘帽,今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到16500元。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