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海10月27日電 近年來,北海陸續發現六處唐代古窯群,都沿著北海海岸線分佈,具體分佈在鐵山港區的芋頭塘村、譚村、晚姑娘村、鹽灶村、白龍村和合浦縣的英羅村,初步估計總佔地幾十平方公里。截至目前,這也是廣西區內發現規模最大的唐代窯址群。種種跡象證明,唐代時期,北海的陶瓷業非常繁榮。
工作人員正在發掘瓷片。詹燕萍攝
蝦塘邊上清理出來的較完整瓷器。詹燕萍攝
臨時駐點採集到的各朝代瓷器。詹燕萍攝
經過考古調查,在北海,除了唐代古窯群,還有20多處宋明清時期的古窯群。北海市博物館館長廖元恬認為,北海盛産高嶺土和便利的地理條件,是北海古窯如此之多的原因,“在北海,古時候製作陶瓷的必需原料就是高嶺土。此外,便利的河運和海運,也為陶瓷的外銷提供了條件。”
廖元恬表示,唐代窯址的發現,對研究北海唐代歷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從各窯群規模及地理位置分佈來看,生産出來的瓷器本地內銷比較困難,可能是外銷瓷器,如能經過發掘證實,這將對唐代北海地區外銷瓷器及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據了解,為了配合“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摸清北海沿海地區的古文化遺存、豐富北海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北海市博物館于2017年始,就陸續對北海市沿海進行考古勘探調查。在不斷勘探調查中,發現北海沿海地區重要的古文化遺存30余處,主要分佈在史前、戰國秦漢、六朝隋唐和宋元明清四個大的時段。(沈泉池、詹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