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企”促“活市” ——廣西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活力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0-28 09:27:24

  本報記者 吳家躍 實習生 鄧東靜

  面對今年嚴峻複雜的形勢,如何穩定經濟運行?廣西市場監管部門的做法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新動能,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A 深化改革,讓企業開辦更便利

  優化營商環境,是促進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動力。廣西市場監管部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總抓手,對標對表先進,大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市場釋放新動能。

  讓企業開辦更便利。目前全區已全面實現企業開辦“1套材料、3個環節、6個事項、0.5個工作日內”完成,加上辦理銀行開戶,則是“7個事項,1個工作日內”完成。同時開辦成本持續下降,今年底可望實現線上線下企業開辦“零成本”。

  讓登記註冊更快捷。在自貿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推動545項涉企許可事項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進一步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全面推行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增加手機辦照APP功能,實現全程網上辦、指尖辦,全區企業電子化登記率接近80%。試行企業住所承諾制改革,企業承諾後免於提交場地證明材料,解決市場主體落戶的主要堵點問題。

  讓産品準入更優化。下放26項審批服務事項到自貿區實施。工業産品生産許可審批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食品生産經營許可電子證書壓縮至10個工作日辦結,8類低風險食品實行“先證後審”。

  讓事中事後監管更高效。牽頭推進35個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涉及553項抽查檢查事項,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了95%的涉企檢查,在提升監管效能的同時,降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干擾。

  一系列改革舉措,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區新增市場主體35.5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24.8%,增速居全國第二;市場主體存量達336.5萬戶,同比增長15.7%,增幅居全國第四,有力支撐了經濟回升。今年1-9月,全區新登記市場主體62.1萬戶,日均有2300戶市場主體在廣西“出生”,全區新設市場主體增加就業崗位240萬個,有效促進了穩就業保就業工作。

  B 優化服務,讓監管更有溫度

  市場主體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保市場主體是“六保”的基礎工作。我區市場監管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優化市場監管環境,實施有溫度的監管,穩定市場主體,以“穩企”促“活市”。

  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審慎認定企業失信行為,對違規行為輕微的,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提醒企業及時糾正,糾正後不公示相關信用信息,避免企業在政府採購、招投標、貸款融資、再投資等方面受限制。

  支持企業“休養生息”。降低對市場主體的抽查比例,把抽查比例從5%降至3%,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食品生産、餐飲、住宿、文旅等行業以及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企業,降低抽查比例,減少抽查頻次,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擾。

  幫助企業“糾錯復活”。在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有關規定的情況下,率先制定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試行辦法》,對市場主體因失誤等輕微問題導致的失信行為,允許其改正錯誤、重塑信用、恢復經營。辦法出臺以來,共為355戶嚴重違法失信名錄企業、7.9萬戶經營異常名錄企業進行了信用修復,使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狀態。

  強化企業融資服務。針對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打通“政-銀-企”融資渠道,幫助企業融資1609.57億元,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通過股權出質,將企業的“死股權”轉化為“活資金”,共辦理股權出質2290件,實現融資884.22億元。通過動産抵押,將企業的“死物件”轉化為“資金流”,共為各類企業辦理動産抵押登記2337份,擔保主債權數額720億元。通過知識産權質押,將企業的“知本”轉化為“資本”,上線運行廣西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中國-東盟知識産權運營平臺,共辦理專利權、商標質押融資5.35億元。

  C 助推創新,引領企業優質發展

  産業發展和優化升級,離不開市場主體品質提升。我區市場監管部門深入實施品質強桂、知識産權強桂、商標品牌強桂三大戰略,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強起來,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以品質服務助推産業創新。強化品質提升,建成41個品質服務一站式平臺,惠及3萬多戶市場主體;堅持標準引領,新增地方標準145項,排名位居全國前列;夯實計量基礎,深入開展“優化計量 提質增效”活動,累計建設最高等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69項;發揮認證認可作用,推進國家有機産品認證、香港優質等高端品質認證評價,累計幫扶180家企業的202款産品取得香港高端品質認證,護航“桂字號”産品便捷走向3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增産品附加值15億多元。

  以知識産權助推發明創新。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實施意見》,構建知識産權保護“新高地”。目前,廣西擁有國家知識産權示範企業10家、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125家。今年1-8月,全區專利獲授權2.1萬件,同比增長46.68%。確定自治區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91家,知識産權運用取得新成效。

  以商標品牌助推品牌創新。在全區設立12個直通國家商標局的受理窗口,在廣西汽車集團企業孵化器等産業園區設立培訓服務基地,打通服務企業、産業的最後一公里。上半年全區有效商標26.13萬件,同比增長31.11%,增速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打造柳州螺螄粉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92個、地理標誌商標67個,産業年産值700億元、從業人員721萬人,帶動脫貧110多萬人。橫縣茉莉花茶、百色芒果、桂平西山茶成為我國首批100個受歐盟保護的地理標誌,實現“塑造一個品牌、發展一個産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標。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