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農産品原産地電子束輻照保鮮示範中心啟動運行
來源:中新網  |  2020-11-02 09:28:14

  中新網深圳10月29日電(記者 鄭小紅)中國首個農産品原産地電子束輻照保鮮示範中心29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正式投運。總部設在深圳的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當天向此間媒體介紹,這是該集團科技産業扶貧重大項目,將為百色周邊200公里範圍的農戶提供農産品電子束輻照保鮮服務,有效延長農産品保鮮期,實現錯峰銷售,使農戶增收。

  該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由中廣核下屬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聯合廣西百色一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樂業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打造。項目採用低溫電子束輻照保鮮技術,其原理是利用電子加速器産生的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産生的物理效應,對農産品進行加工處理,實現殺蟲、殺菌、抑制發芽等效果,作為一種無害化處理手段,具有無輻射殘留、處理速度快、處理範圍廣、處理效果好等優勢,可最大限度保持農産品色、香、味等食用品質。

  據介紹,經過近80年的世界性研究,電子輻照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提高農産品安全性及延長農産品貨架期的加工方法。目前,全球有60多個國家批准了300多種農産品的輻照技術應用。

  “百色農産品輻照保鮮項目,可向周邊200公里範圍內的獼猴桃、芒果、茶葉等特色農産品提供保鮮服務。”項目託管方,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技”)總經理胡冬明説,電子束輻照保鮮技術可延長農産品保鮮期,減少採後損耗和營養損失。以當地特産的有機紅心獼猴桃為例,輻照處理後保鮮期可由40天延長至100天,能解決果子採後升值和農民增收問題,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

  胡冬明表示,為確保項目高品質運行,中廣核技將扶貧與扶智、扶技相結合,選派在項目當地新吸納的貧困戶員工,安排前往公司在國內的10座輻照中心跟崗學習。並積極探索導師制培養模式,提升當地貧困戶員工的專業技能,為貧困地區持續發展提供動力。而隨著該項目投運後輻照加工業務的成熟和規模擴大,後續還可提供裝卸工等季節性就業崗位,為當地貧困人員的靈活就業提供更多選擇。(完)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