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搬進”學校 歷史文物“活”了
來源:南寧晚報  |  2020-11-04 08:51:23

  原標題:博物館“搬進”學校 歷史文物“活”了

  區博物館通過館校聯合等方式,讓更多孩子了解文物和歷史

博物館“搬進”學校 歷史文物“活”了

  區博物館的老師為具盤村小學的同學們帶去精彩的歷史文化主題課    (區博物館供圖)

  ■本報記者陳蕾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而博物館豐富的資源可以拓展學習領域,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探究慾望。作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于2018年5月因改擴建工程暫停陳列大樓開放服務。在閉館的兩年多時間裏,該館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眾服務豐富市民群眾生活,更通過館校聯合、打造教育項目品牌等方式,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與館藏文物面對面,傾聽那些隱藏在歲月裏的故事。

  博物館主題課堂走進鄉村

  11月3日,柳州市三江縣獨峒鎮具盤村格外熱鬧,區博物館“流動博物館進鄉村”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將“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圖片”流動展覽送到基層群眾家門口,通過專職講解員及志願者的講解,一件件廣西精品文物動人的故事吊足了村民們的胃口。

  在當地具盤村小學,校園操場變身廣西歷史文化大課堂。區博物館的老師們為同學們精心準備了該館研發的《認識博物館》和《穿越古今話海絲》兩堂主題課,帶領同學們穿越歷史長河,接觸鮮活生動的歷史。

  當天不僅有生動有趣的主題課,同學們還一起學習了文物講解知識,並嘗試擔任博物館講解員,在流動展覽中小試身手。大家積極地參與活字印刷、投壺、塗色等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在歡笑聲中感受和體驗精彩的博物館文化。

  整合資源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區博物館主題課堂讓鄉村孩子對家鄉的文化遺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喜愛。實際上,每逢重大節慶、中華傳統假日、博物館日等特殊的日子,在廣西各中小學校園中,都能看到區博物館的老師們在校園開展活動的身影。

  據悉,經過多年的實踐和館校合作,區博物館已經與30多所中小學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合作關係,並從廣西歷史文物精品中提煉教育資源,推出了包含“物説廣西歷史文化”“民族團結教育”“快樂中國節”和“廣西紅色故事”四大系列課程的“甌駱學堂”教育項目,促進廣大青少年對廣西本土特色文化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知與認同。

  此外,區博物館還將現有的課堂加以充實和細化,打造了“文化遺産周周學”“跟著博物館遊廣西”“暑期歡樂營”“關愛農民工子女”“唱響家鄉‘三月三’”“品味廣西”“博物館職業體驗營”“紅領巾志願者”等適合不同年齡群體的近30個特色教育品牌,並量身訂做講解內容,開發了集趣味性、互動性、體驗性于一體的200多個課程。

  特色研學遊打開博物館“圍墻”

  在積極開發主題文化課程、走進校園的同時,區博物館還于2016年推出第一條“跟著博物館遊廣西”研學旅行項目。該館也是廣西首家推行研學旅行項目的博物館。項目路線針對青少年學習認知特點,聯合各家文博單位,將“讀景、讀書、讀史”與“遊歷、遊玩、遊學”緊密結合起來。

  截至目前,區博物館已經圍繞傳播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物保護等主題,開闢了“海絲文化——小航海家之旅”“傳承紅色文化爭當追夢人”“行走滇桂——探秘茶馬古道”“行走鄂桂——楚越文化尋蹤”等8條主題研學線路。4年來,近千名青少年學員“走”過廣西、廣東、湖北、雲南四省區20多個市,開拓了眼界,豐富了假期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區博物館還開設了“雲手工”“雲課堂”“雲展示”等系列線上教學及直播活動,博物館老師化身“網紅”主播,讓更多群體參與到無縫對接的“互聯網+博物館”教育模式當中。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