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區引領“綠色范” ——廣西建設現代特色林業核心示範區掠影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1-06 16:03:12

示範區引領“綠色范” ——廣西建設現代特色林業核心示範區掠影

  荔浦市木衣架産業核心示範區一企業的木衣架自動化生産車間裏,外國客商在洽談業務。覃 榮/攝

  本報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張 雷 覃 榮

  走進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油茶産業核心示範區內的茶油加工廠房,山茶油香味撲鼻而來。該示範區于2019年9月獲批創建後,依託全縣15萬畝的油茶種植面積,建起現代化油茶精深加工廠,目前已有4條智慧化生産線。這是廣西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茶油年生産能力1000噸以上的油茶加工廠。農民的油茶果因此能就近按不低於市場均價收購,周邊貧困人口也實現家門口就業脫貧。

  2014年以來,一批要素集中、産業集聚、技術集成、經營集約、效益穩定的現代特色林業示範區在八桂大地遍地開花,成為引領廣西現代林業産業發展的新樣板和領軍者。

  創建新樣板 可學可複製

  澳洲大花梨,學名大花序桉,被稱為桉樹中的“紅木”,其木材價值遠高於短輪伐期工業用桉樹原料林。

  今年1月,東門林場依靠自身的資源基礎,成功創建一個以澳洲大花梨為主導産業,集種苗繁育、資源培育、産品加工、良種良法全面推廣、科研科普、産業扶貧、技術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自治區級現代特色林業核心示範區。

  “15年生澳洲大花梨按目標林分經營,每畝保留30株,現價每株價值5000元,畝産值15萬元,畝均年産值1萬元,經濟效益多倍于短期輪伐的桉樹。”東門林場場長邱炳發介紹,目前林場正在示範區裏重點開展澳洲大花梨的混交種植、林下種植中草藥、林下養蜂、機械化營林等模式的研究,為周邊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産業樣板。

  2014年,自治區黨委決定創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林業作為其中一個類別開展創建。2015年初,自治區黨委決定,借鑒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經驗,發揮林業資源優勢,開展全區現代特色林業示範區建設。

  6年來,自治區層面高位推進,各地各部門務實有效開展創建工作,社會各界積極行動,廣大農民群眾踴躍參與。目前,全區現代特色林業核心示範區(自治區級)共有78個,其中五星級4個,四星級25個,三星級49個。示範區涵蓋珍貴樹種與優勢用材林、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林下種養、林産品精深加工、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等優勢特色林業産業,成為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來、用得上的現代林業新樣板。

  科技作支撐 産業鏈條長

  “採用新設備、新技術後,我們公司的板材加工乾燥尾氣排放物可減少90%,環保産品産能提升20%。”廣西三威林産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近5年來,廣西三威林産工業有限公司研發生産的無醛板、阻燃板、防潮板等環保中密度纖維板拓展了人造板使用領域,高端産品銷量佔總銷量的75%以上。公司還推行森林經營認證和産銷監管鏈認證工作,引導木材認證區域林農規範造林、撫育森林、按需採伐銷售木材,保障1萬多戶林農有穩定收入,間接減少無序採伐林木的行為。

  重視環保和科技加持的企業,並非三威獨此一家。在梧州市萬秀區林産品精深加工核心示範區內,眾多人造板企業生産不消耗大徑級優質木材,主要選用人工速生豐産林、採伐造材加工三剩物、次小薪材,林産加工和林化加工行業實現“退城進園”,按鏈條佈局,不斷降低生産能耗,提高産品附加值。

  廣西林科院在各示範區主動提供專業科技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在85%以上,良種覆蓋率95%以上。東蘭縣油茶産業核心示範區依靠嫁接換冠、老樹復壯、撫育改造等先進技術,示範區及周邊原來的低産林成了高産林、示範林,單位産量提高了20%以上。北流市兆周高脂松産業(核心)示範區、寧明縣花山松濤桐棉松産業(核心)示範區馬尾松的生長速度及生長量高於全區平均水準15%,成為廣西馬尾松高效栽培的先進示範。

  合浦欽廉木本香料示範區,首次規模化應用廣西林科院的白千層、香樟苗木組培技術,推廣純林種植、羅漢松-白千層混交、香樟“油-材”兩用培育、高密度栽培等多種模式,實現了木本香料林種植栽培高産高效、收入多元,也降低了木本香料單一培育途徑的風險。建成的木本香料加工廠,年設計産值可達1億元。

  發展集約化 成長集群化

  位於南寧市興寧區的“十里花卉長廊”(核心)示範區,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主要經營種植花卉苗木。走進園區內的碧灣園花卉種植基地,各種名貴花木比比皆是,令人眼花繚亂。一株名叫“大海倫”的茶樹王,售價高達70萬元。

  據了解,“十里花卉長廊”通過土地流轉,落戶種植企業300多家,種植面積2萬多畝,輻射拉動8個行政村,帶動8000多農戶參與。

  “示範區不僅僅是讓最先進的林業科技成果全面推廣,也在幫助當地的特色林業産業實現集約化發展。荔浦市的木衣架産業就是典型。”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鄧建華説。

  走進荔浦市木衣架産業核心示範區的廠房,一排排原木碼垛堆壘;在加工車間,木料經切割、鑽孔、噴漆、裝釘,完成了從原木到成品衣架的華麗變身。目前,園區有竹木類産品生産加工企業326家,其中木衣架企業126家,原材料基地面積10萬畝,規模以上企業52家,有自營出口權企業28家,廣西林業産業化龍頭企業7家,行業從業人員3萬多人。示範區裏走出的“俏天下”“裕祥”“華海”等著名衣架品牌享譽全國,年産木衣架40億隻,行業産值超百億元。

  從零星的手工作坊到“中國衣架之都”,從家居産品的生産者到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再到如今産量和出口量佔據全國市場份額約70%,荔浦的木衣架産業從無到有,逐步形成了小産品、大市場、大産業的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格局,成為全球最大的衣架生産和出口基地,實現了世界衣架“廣西製造”。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