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工業經濟前三季度穩步回升 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及增加值實現“雙回正”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1-09 10:33:26

  本報桂林訊 (記者/巫美橋紅)近日,記者從桂林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桂林市工信局從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抓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抓園區集聚集約發展、抓優化企業服務扶持等方面著手,全力加快工業生産,有效推動工業經濟加快回升。據悉,今年前三季度桂林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及增加值實現“雙回正”,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5%,較全區增速高4.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較全區增速高2.6個百分點;全市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較2019年底提升1.2個百分點。成績的背後是桂林市相關部門的辛勤付出。

  今年疫情發生後,桂林市工信局積極籌措防疫醫療物資,同時引進項目、鼓勵引導本地企業轉産擴産醫療防疫物資,目前有口罩生産線112條,日産能達900萬隻。12家企業14個産品獲得醫療器械産品註冊證,桂林成為全區醫療防疫物資産業鏈最為完備的城市。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桂林市經疫情評估、産業趨勢分析,圍繞工業振興戰略目標,制定了《2020年工業招商引資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名城優勢引進名企,通過市領導帶隊招商、縣區主官招商、部門協作招商以及以商招商、産業鏈招商等,全力推進“三企入桂”,精準引進華為、深科技、比亞迪、中國中藥等一批知名企業項目落戶。中國中藥、坤弘量子、智神等一批自治區“雙百雙新”産業項目相繼竣工投産,形成工業經濟新增量;拓展華為生態信息産業合作區,引進華為“一基地三中心”;深科技惠州基地産業逐步轉移桂林,形成集聚效應,全力打造華為深科技城。目前,桂林市正在加強與格力物流産業園、埃斯邁動力電池材料、安科訊數字能源智慧製造等項目的對接洽談。

  為了讓企業來得安心,發展順心,桂林市完善市領導帶頭聯繫服務重點工業企業工作機制,不斷拓展服務的廣度、深度。截至目前,桂林市領導聯繫服務工業企業達106家,各企業困難問題納入每月全市“重中之重”項目推進會一併研究推動,先後為重點工業企業解決項目報批、員工子女入學優待等各類問題329個,解決率達95%。

  不僅如此,桂林市還先後出臺支持工業發展“18+10”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加大銀行金融機構對製造業信貸投放。今年9月底,該市製造業貸款餘額190.6億元,同比增長15.7%;同時,該市分別成立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和市新興産業創業創新投資基金,建立完善市級工業投融資平臺,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全市四大工業投融資平臺共完成投資19.7億元。

  園區有活力,發展有動力。今年以來,桂林市不斷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優化組織架構,選強配優人員力量,進一步理順權責關係,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和“園區事園區辦”,園區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調整園區發展規劃,桂林市屬三大園區新增規劃面積4400公頃,其中新增工業用地面積2433公頃。全力實施園區土地收儲、標準廠房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會戰。積極探索創新園區建設模式。充分利用市場力量、社會資本投入園區建設,經開區通過招商引進華為信息生態産業合作區,高鐵園通過工業和商業融合開發、PPP模式建設光達雲創谷、花江智慧谷,高新區、荔浦市通過政企合作共建引進智神電子産業園、美亞迪光電科技産業園。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