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加大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 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惠醫
來源:南寧晚報  |  2020-11-17 09:08:20

  原標題:南寧加大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惠醫

南寧加大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 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惠醫

  南寧市內各大醫院門口都挂有二維碼,患者及家屬必須掃描出示健康碼才能進入

南寧加大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 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惠醫

  南寧市電子健康卡應用實現了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便民惠民

  ■本報記者葉禎/文 宋延康/圖 

  多部門聯防聯控打好疫情阻擊戰、常態化防控戰,奮力爭取全市抗疫鬥爭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加快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和“三醫聯動”,豐富完善“一站式”醫療便民服務平臺……日前,記者從南寧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南寧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堅持信息惠民、惠醫、惠政為導向,不斷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健康需求,讓老百姓享受到健康紅利的同時,提升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聯動防控 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

  11月13日,記者走訪南寧市區多家公立醫院看到,醫院大門前均挂有幾個二維碼,患者及患者家屬必須掃描出示健康碼後,方可通過電子測溫門或是人工測體溫進入醫院就診、探視患者。這樣的聯防聯控措施,從今年春節疫情防控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

  新冠疫情發生後,各大醫院普遍面臨患者就診高峰期人流密度大、人員防護難度大、患者交叉感染風險高等問題。南寧市衛健委集中技術力量,短時間內在市智慧健康信息平臺上開通“抗擊新冠肺炎專欄”在線諮詢服務。全市有22家市、縣級醫院發熱門診、呼吸內科、兒科、中醫科等臨床科室280多名專業醫生在線提供諮詢。市民通過在線語音、圖文描述身體病情症狀及上傳病歷資料,在線醫生通過實時問詢進行初步篩查,幫助其初步分析判斷並提出相關建議。

  市智慧健康信息平臺為群眾提供新冠肺炎防護諮詢和健康教育,引導群眾正確防控和及時就診,緩解醫院門診壓力,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同時,平臺每天及時更新全市最新疫情情況,方便市民在線獲取最新疫情信息,減少因信息閉塞造成的恐慌和焦慮,更好地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織密聯防聯控防控網。把全市1809個社區(村屯)、130個鄉鎮劃分為7148個網格化進行管理,組織7000多名專職、兼職網格員成立排查專班,對來自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及境外來邕返邕人員開展網格化、地毯式大排查。

  啟動94個聯合檢疫點和環邕公安檢查站,對所有入邕車輛和人員開展全面檢查。全市公路聯合檢疫站站點撤銷後,增加公路客運站出站檢疫站點。根據國外疫情形勢發展,建立了境外人員工作小組,成立由公安、交通、衛健等組成的機場轉運工作專班,落實檢測、隔離、轉運等工作全程閉環管理,做到不漏一人。

  除了牢牢把好全市聯防聯控關,在今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南寧市先後派出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共五批105人。這群白衣天使忠誠履職,在疫情最前線展示出了護理人的勇於擔當;他們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助力湖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科學、精準、有序、高效的嚴控工作,讓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

  “遠程醫療” 讓老百姓享受健康紅利

  三塘鎮衛生院接診醫生點開數字化醫院信息管理平臺,將患者的心電圖等信息上傳到電腦,市一醫院的專科醫生就能在平臺上為患者診斷。

  2016年12月,市一醫院在全市率先成立“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優質資源下沉基層,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三塘鎮衛生院也得到“造血式”幫扶。

  目前,遠程影像和心電診斷系統平臺覆蓋了全市所轄121家鄉鎮衛生院、37家市縣級公立醫院,上級醫院為下級醫院提供影像、心電診斷報告,構建了“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服務新模式,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對基層機構的覆蓋,較好解決了基層醫療機構診斷專家不足和水準不高的問題。

  市級區域影像和心電診斷中心平臺的推進,實現了在全市121家鄉鎮衛生院,以鄉級醫院的收費標準就能享受到上級二、三級醫院的影像、心電遠程診斷服務。

  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共開展遠程心電診斷6.96萬例、遠程影像診斷3.7萬例,超過10萬群眾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將實現個人健康信息全掌握,逐步實現“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目標。

  10月14日下午,南寧市大健康醫療産業項目簽約儀式在市衛生健康委舉行。通過建設大數據産業服務發展體系,孵化健康醫療大數據産業,打造基於大數據和“平臺+生態”新型服務模式,將有力推動南寧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健康醫療大數據産業發展。

  截至今年10月31日,已完成36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邊緣計算伺服器的部署,完成35家醫院266個業務系統存量數據採聚,4家醫療機構正在進行存量數據採聚。

  “智慧健康” 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水準

  以前,市民去不同的醫院就診,要辦理不同醫院的就診卡。“一院一卡、重復辦卡、互不通用”,給市民帶來極大的不便。

  為解決每家醫院都發不同的就診卡問題,2017年,市政府印發了《2017—2020年南寧市智慧健康醫療工程實施方案》,率先在全區將“智慧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

  3年的時間,南寧市建設了市級智慧健康信息平臺,積極推進電子健康卡建設工作,在全市13家市級和16家縣級公立醫院啟用了電子健康卡。市民通過微信公眾號(健康南寧公眾服務)、支付寶小程式(健康南寧)和“愛南寧”APP(醫療健康板塊)等多個途徑都可以快速申領電子健康卡。人臉識別、一人一卡,實現在統一平臺上實現預約掛號、調閱健康檔案、檢驗檢查報告、在線繳費等功能。

  目前,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病歷資料、檢驗檢查結果實現共享調閱,醫生可以實時調閱患者的健康檔案和在其他醫院的就診記錄和檢驗檢查結果,較大方便開展診療服務;患者也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化驗、檢查,不必帶著紙質病歷在不同醫院間奔波。

  南寧市電子健康卡的應用,在不增加患者負擔的前提下,同時兼顧了安全與方便,實現了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有利於全面落實實名制就醫,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並存、互不通用”的堵點問題,促進了醫療服務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推動健康南寧建設、深化醫改政策落地,助力健康精準扶貧,促進“三醫聯動”和醫療衛生綜合監管,提升醫療行業治理能力和水準。“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切實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