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蔣 林
42天的演出時間,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的116個戲曲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大戲22台、摺子戲組臺20場、戲曲晚會1場……近日,全國的戲曲人定位昆山,聚焦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政府主辦的2020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感受傳統戲曲藝術的魅力。
11月9日至10日,廣西7個地方戲曲劇目組成的廣西摺子戲專場亮相盛典。這些劇目分別來自陸川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合山市、龍圩區、八步區、賓陽縣、樂業縣的基層單位,既有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的壯師劇《調解》、鹿兒戲《女村委主任》、客家山歌劇《大炮養雞》,也有講述美麗鄉村建設的陸川啀戲《清清龍泉河》;既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毛南戲《將心比心》、唱燈戲《七嬸嫁媳》,也有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絲弦戲《平貴別窯》。
廣西戲曲的表現堪稱精彩,不僅專業人士紛紛前來觀賞,不少普通觀眾也來觀賞。
昆山的戲迷周先生看了廣西摺子戲專場後説:“過去知道廣西的《劉三姐》,也知道去年還在廣西舉辦過‘梅花獎’,今天才知道,原來廣西還有這麼多地方小劇種,真的不錯。”
昆山市梁辰魚崑曲劇場經理陳斌代表主辦單位讚揚廣西摺子戲專場:“展示出專業的藝術水準,給昆山人民帶來了一場率直奔放、樸實家常、潑辣風趣、很有煙火氣息的戲曲晚宴。”
在演出前,廣西7個參演單位分別向活動組委會和觀眾介紹了各自劇種,並向昆山市捐贈了特色樂器、曲譜等珍貴物品,所捐贈物品將入陳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
從2018年開始,戲曲百戲盛典持續舉辦了3年,成為全國戲曲劇種展示風采的平臺,讓348個劇種與木偶劇、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實現“大團圓”。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廣西地方戲曲連續三年參加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活動,演出了一台大戲和三台摺子戲,生動地展現了廣西地方戲曲百花齊放的藝術生命力。
2019年,鷯戲《秦英挂帥》、邕劇《攔馬過關》、師公戲《天姬送子》、文場戲《帆過漓江天地紅》、桂南採茶戲《一家人》、牛歌戲《淑女養棄兒》組成的廣西摺子戲專場大獲好評。
2018年,由壯劇《牽雲崖》和由桂劇《打棍出箱》、彩調劇《王三打鳥》、仫佬劇《柚子情》、牛娘戲《雞環》等組成的廣西摺子戲專場亮相首屆盛典,向全國的戲曲人展現了廣西戲曲風采。
地方戲曲,是鄉音,鄉情和鄉愁。這些劇種,都是歷史悠久,從古走到今。然而,現在一些地方劇種正面臨失傳,後繼乏人甚至無人。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扶持力度,有些小劇種也新成立了劇團,一些小劇種還被列入了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名錄,確定了“非遺”傳承人。廣西參加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的18個劇種,均被列入自治區級“非遺”名錄,在各地得到了有力的傳承發展。
陸川縣文化館的負責人説:“陸川啀戲主要以民間啀戲團體為主,在縣南和周邊廣東地區較活躍。前些年啀戲的生存空間變得狹小和艱難,民間啀戲劇團演出逐步減少,處於瀕危狀態。縣文化館為了發揚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繼續傳承和發展陸川啀戲,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劇種,在原來文化館文藝隊的基礎上成立了縣文化館客家啀戲藝術團,並致力於啀戲的創作和演出,在劇本和音樂創作、音樂製作、服裝、道具、表演形式等方面加以改良和創新,創作了大量的現代啀戲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觀眾面前,成為陸川啀戲傳承的重要力量。”
壯師劇《調解》的演員黃漢芬是合山市嶺南站裏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已經成功脫貧,她説:“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脫貧以後的生活越來越好,鄉親們自發組成了壯師隊,宣傳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唱的都是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這次參加百戲盛典演出,讓我加深了對壯師劇‘非遺’文化的理解,我們也編排了節目發在新媒體上,把我們的好生活唱給更多人聽。”
戲曲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中指出:“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西各級文旅部門和各類文藝院團高度重視戲劇人才培養工作,健全戲劇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業務練兵、藝術比賽、集中培訓、選派進修、資助拜師等活動扶持藝術人才成長。
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介紹:“我們在重點劇目上讓本土人才擔任主演和主創,努力為戲劇人才成名成家創造條件。同時,我們還注重扶持戲劇青年人才的成長,實施了名家傳戲計劃,支持優秀青年演員、編劇、導演等拜名家老師學藝,組織舉辦了地方戲的表演、編劇和導演等藝術人才培養活動。”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通過設立文化旅遊名家工作室、舉辦戲曲青年演員比賽、為青年拔尖藝術人才量身定制劇目等方式,充分發揮廣西藝術家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推出了一批戲劇領域的領軍人物,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戲曲演員,廣西戲曲人才隊伍結構日趨合理,梯隊建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