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米漿均勻攤滿簸箕
晶瑩剔透的簸箕粉
把蒸熟的粉皮從簸箕剝下
■本報記者鄭芳 文/圖
簸箕粉也叫石磨粉,是南寧、欽州、北流等很多地方民間傳統風味小吃。但南寧市橫縣校椅鎮榃僧村的簸箕粉卻獨佔鰲頭,被列為廣西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日前,記者走進榃僧村,探尋傳統美食背後的歷史文化故事。
簸箕粉製作有講究
橫縣榃僧村是一個約有300年曆史、典型的壯族古村落。村裏的婦女手巧,喜歡動手做美食。今年58歲的黃貴珍阿姨是嫁到榃僧村後,跟婆婆學的簸箕粉。村宅廚房的柴火灶前,兩位阿婆在添柴看火,旁邊有一桶已經磨好的米漿。黃阿姨説,做簸箕粉前要先將選好的大米浸泡軟化,之後用石磨磨成漿。在榃僧村,有專門的磨坊磨米漿,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磨出來的米漿有天然的米香味。黃阿姨説,製作簸箕粉,選米很重要,米漿濃度和米粉的厚度都有講究,要做出勁道有彈性的米粉,經驗少不了。
旺火燒開了鍋裏的水,此時到黃阿姨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只見她先用刷子在簸箕上刷了一層油,好讓蒸出來的粉不粘在簸箕上。接著她用勺子將適量米漿倒進簸箕裏,雙手將簸箕輕晃輕轉,讓米漿順勢攤滿整個簸箕,然後放入大鍋裏,蓋上蓋子。之前還呈稀糊的米漿被蒸氣迅速凝結成晶瑩剔透的薄粉皮,幾分鐘就可以起鍋。揭開鍋蓋,黃阿姨熟練地將熱氣騰騰的簸箕拿起來,用刮子沿邊刮一圈,輕輕把粉剝下,並卷成條,切成小段裝碟。記者夾起一小段米粉,拌上醬油,濃郁的米香味令人胃口大開。
民俗、美食帶動古村發展
榃僧村非常注重文化傳承,村里民風淳樸,生活恬靜。榃僧村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48座嶺南風格民居,年代最久的已有137年曆史,青磚爍瓦間留存著歲月印記。校椅鎮青桐村支書李德賢介紹説,村中還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壯族民俗和手工技藝等,其中壯歌歌圩、簸箕粉榮獲2018年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榃僧村將壯族的傳統文化産業與旅遊業相結合,以傳統民俗民居示範村為中心,做好全村規劃建設。李德賢説,村裏對古民居進行了修繕、改造,還建設了村史室,展示特色壯文化。此外,還建了環村道路、生態停車場、休閒廣場等發展壯族民俗特色旅遊。2019年12月,榃僧村獲得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命名。
“聽著原汁原味的山歌,自己動手製作統壯家美食,這是遊客在榃僧村遊玩最有趣的體驗之一。”李德賢説,除了簸箕粉,大粽、粉蟲、糍粑、甜玉米等也是村裏的特色美食。李德賢説,近年來榃僧村每年“三月三”、國慶節等節慶活動都吸引數千遊客前來遊玩。村裏的壯族民俗特色旅遊得到發展,同時推介當地特色農産品及壯家美食,既傳承了壯鄉民俗文化,又增加了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