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發展
本報記者 李新雄 通訊員 花維慧 陳 卓
■核心提示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自2013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8屆。東創會積極服務中國與東盟國家間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的交流對接。據統計,8屆東創會共簽署了80多個中國—東盟重點創新合作項目;舉辦了14場論壇及研討會、29場專業領域技術對接會,展示推介項目累計3200多項,促成中國與東盟國家間在電子信息、農業、生物醫藥等領域項目簽約及意向簽約達200多項,有效推動了區域技術轉移創新與合作,助力國際區域互利共贏。
A
建數字絲路 創無限互聯
“去年,經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牽線搭橋,我們與印尼、老撾、緬甸和菲律賓在第7屆東創會上簽署了《共建中國—東盟互聯網應用聯合創新中心》的合作協議。目前已落地和正在落地一批互聯網應用項目。”中國東信公司技術總監李果介紹道。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人們社交活動減少、工作生活更多地由線下轉到線上,給發展數字化經濟提供了契機。同時,疫情暴露出來的公共衛生相關問題也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彌補完善。中國東信看準了疫情防控的剛性需求,通過開發疫情管控平臺等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僅為中國國內的防疫工作作出貢獻,在東盟國家的防疫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足不出戶,只需輕點手機就能輕鬆完成在線充值、繳費,超讚。”“本來擔心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會很無聊,有了Elinking App收穫了不少驚喜,網上購物、娛樂體驗都很好。”在中國東信操作後臺的馬來西亞用戶反饋留言區,用戶點讚留言很多。
在馬來西亞,因疫情原因當地政府實行隔離政策後,中國東信自主研發的流連俠APP不僅能夠提供eSIM無卡通信及流量充值功能,還整合了水電煤生活繳費、在線遊戲娛樂、購物返利等業務,頗受當地民眾歡迎,營收大幅增長。
在老撾,中國東信應合作夥伴請求,為老撾政府即時通信軟體新開發了視頻會議功能,為老撾公務人員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和開展線上會議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菲律賓,中國東信成功推廣自主開發的智連雲平臺,後續將會繼續對智連雲平臺進行適應東盟國家本地化要求的定制開發,向老撾等其他東盟國家進行推廣。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相關負責人稱,中國東信正與東盟國家合作夥伴合力打造中國—東盟互聯網應用技術聯合創新中心,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最終實現“建數字絲路 創無限互聯”的願景。
B
互補謀發展 産業煥生機
有著悠久養殖歷史的南珠産業近年來在國內不斷萎縮。針對這一嚴峻形勢,我區珍珠企業逐漸採取走出去戰略。馬來西亞成了首選,尤其是馬來西亞東馬仙本那島湖海域,各項指標都是珍珠貝養殖的最好區域之一。
作為最先走出去的企業之一,北海市源龍珍珠有限公司10年來主動與馬來西亞漁業合作社、高校合作,以優良合浦珠母貝為育珠母貝,集成現代ZC生物技術,在沙巴島、東馬仙本那島湖海域培育海水彩色珍珠。
“北海市源龍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大型彩色珍珠養殖技術,馬來西亞擁有原始、優質、豐富的珍珠貝類資源,雙方優勢互補,大有可為。”馬來西亞海洋漁業專家、“東盟傑青計劃”學者林良聲坦稱,廣西這一原創技術不僅填補了馬來西亞的技術空白,還給當地帶來可觀的收益。
為了讓這項曾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硬核技術在馬來西亞開花結果,源龍公司的技術總監石承開和團隊十幾年來往返奔波于中馬兩地,調研海島、考察貝類資源、培訓扶持華人技術骨幹、建立示範基地。為了幫助當地養殖戶提高收入,源龍公司免費贈送珍珠種苗給農民養殖,免費定期上門手把手傳授技術。經過幾年的持續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018年,自治區科技廳立項支持源龍公司、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産研究所與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建立産學研合作關係,共同建設中國—馬來西亞貝類(國際)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建立,使得中馬雙方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一是採集優質合浦珠母、大珠母貝等種貝,構建了豐富的貝類活體種質資源庫;二是培育出了合浦珠母貝新品係;三是培育出新品係翡翠珍珠、紅寶石珍珠。這些研究取得的成就,極大地推動了南珠産業在東盟珍珠主要産區的轉型升級。
自治區科技廳相關業務人員表示,中馬雙方的合作解決了貝類多年沒解決的一些技術瓶頸,促進了“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開放發展與互融互通,促進了南珠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C
農技走出去 東盟結碩果
越南北部地區冬季葡萄首次商業化種植成功;廣西雜交水稻品種“特優136”在越南成功種植;廣西甜瓜品種“桂蜜12號”在越南連續5年榮登甜瓜評比排行榜榜首;廣西在越南建成5個蔬菜示範基地……近年來,中越邊境地區農業科技走廊科技項目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中越邊境地區農業科技走廊科技項目是廣西農科院積極參與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的成果。記者採訪獲悉,該院在越南廣寧省、河江省、諒山省、北江省牽頭建設農業科技走廊,以技術互通為重點,針對越南糧食、水果、蔬菜産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從基地建設、技術雙向轉移、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開展交流合作。由於表現突出,技術得到認可,越南農業部還對實施項目的兩位廣西農科院專家頒發了獎章。
廣西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王益奎跟記者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小故事。當他們向越南當地有名的種子公司推薦種植農科院自育的甜瓜新品種“桂蜜12號”時,一開始對方看不上,抱著懷疑的態度很勉強地試種了少量的“桂蜜12號”,還刻意在“桂蜜12號”瓜田旁邊大面積種植日本甜瓜和歐洲甜瓜。甜瓜成熟時,本來不被看好的“桂蜜12號”一枝獨秀,畝産、口感、甜度等各項指標完勝日本和歐洲品種。每斤售價按人民幣計算比其他品種貴2元,果農收入倍增。在實踐面前,該公司對“桂蜜12號”豎起了大拇指,從此主動幫“桂蜜12號”做廣告,大力宣傳推廣種植。
建立聯合實驗室、技術開發、應用示範、對接培訓及科研人員往來……廣西與越南在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面發展迅速,合作方式日趨多樣化。廣西農科院作為中國與東盟各國農業科技合作項目實施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作出了很大貢獻。目前,該院在越南建立農業示範基地7個、示範點50多個,示範推廣品種200多個。在老撾建立農業示範點2個,在柬埔寨建立農業示範基地2個。示範基地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收入達數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