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三輪驅動”引領經濟提速跑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01-05 09:01:26

  原標題:梧州:“三輪驅動”引領經濟提速跑

  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均排名全區第二,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率全區第一

  本報梧州訊 (記者/潘登 通訊員/梁燕如)航吊忙碌運轉,電爐火星四射……新年伊始,步入“十四五”的第一個工作日,梧州市不銹鋼製品産業園區永達鋼鐵集團車間內一派火熱。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該集團100噸量子電弧爐項目的竣工投産,使之成為國內首臺正式使用的德國西門子量子電弧爐。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梧州市永達鋼鐵集團聚力攻堅,實現了技術升級,在降低20%總生産成本的同時,可生産高強度、高科技含量的抗震建築用鋼材,産品具備節能、環保、安全、智慧等特點,預計達産後産能可達180萬噸,年産值超70億元,將推進不銹鋼製品産業園區産業高端化、集群化,為國內鋼鐵産業轉型升級提供示範樣板。

  這是梧州市快速推進項目落實、並實現産業升級的真實寫照。去年以來,梧州市毫不動搖堅持“東融”戰略,堅持作風興市和産業興市,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通過改革、開放和創新“三輪驅動”,實現産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動經濟加速跑。2020年1—11月,該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28%,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均排名全區第二;在工業的拉動下,2020年1—3季度GDP同比增長6.5%,增速全區排名第一。

  “築巢引鳳”搶先機。梧州緊緊抓住國家發展珠西經濟帶和自治區“東融”戰略的機遇,加快形成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集聚高地,以全面“東融”帶動全方位開放,讓梧州成為大灣區優質資源要素溢出的“蓄水池”。依據生産鏈、供應鏈分佈,開展精準招商,取得鏈式招商、多點開花的良好效果。

  2020年1—11月,新簽約“三企入桂”項目160個、總投資1645億元,其中超100億元項目4個、超50億元項目5個、超10億元項目25個。新增市場主體1.51萬戶,增長42%。

  創新實施“鏈長制”。梧州出臺了2020年重點産業實施方案及做好重點産業鏈發展工作等一系列文件,圍繞再生資源、醫藥食品、冶金機械、建材環保、電子信息、文化旅遊六大重點産業鏈進行招商服務等,總産值增長15.8%。統籌推進20項“雙百雙新”、71項“千企技改”和139項重大工業項目建設,128個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14%。藤縣新材料産業園項目、南部(岑溪)石材循環生態産業園、鑫峰100萬噸高品質不銹鋼連續固溶酸洗生産線項目等相繼開建;盈田年産150萬套高效節能空調生産、永達100噸量子電弧爐、蒙娜麗莎高端智慧建築陶瓷、毅馬年産36萬噸優特鋼等一批産業項目陸續投産;京東智聯雲、上海電氣雲砼網等數字經濟項目落戶梧州。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完成科技成果轉化88項。

  加快“放管服”改革。該市大力推行項目承諾制,25個項目通過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直接快速落地,投資額超228億元;率先在全區推出“一窗通辦”“跨省通辦”試點改革,推行雙休日“延時服務”,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9%,366項、96%的事項審批效率達到或超過區內水準,256項、66.8%的事項審批效率達到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水準,營商環境綜合水準躍居全區第二名。

  更紮實有效的改革、更大力度的創新、更深層次的開放——“三輪驅動”持續推動梧州規上企業擴量提質。2020年1—11月,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家,任務完成率排名全區第一,預計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0家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500家,創歷史新高。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