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快轉型升級 促進提質增效 ——賓陽縣獲評“2019年度廣西高品質發展先進縣”
日前,賓陽縣作為農産品主産區,榮獲“2019年度廣西高品質發展先進縣”稱號,受到自治區表彰。這一捷報再度為賓陽縣域經濟穩步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心劑。
據統計,2019年賓陽縣地區生産總值達272億元,規上工業總産值達150億元,固定資産投資180億元,財政收入2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和增加值近3年年均增速超10%,GDP增速連續3年位居南寧市前列,總體經濟實力在廣西所有縣份(含縣級市)中排名前列。
作為農業大縣、民營經濟大縣,賓陽縣努力做好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不斷增強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圍繞工業強縣目標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三篇文章,逐步形成符合發展實際、具有地域特色、政商關係融洽的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格局。
農業大縣駛上高品質發展軌道
賓陽縣農業生産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豐富,是首批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廣西糧源基地縣、國家農業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兩度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稱號。為了持續穩住農業基本盤,賓陽縣不斷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生産向優向綠向好,農産品産得出、供得上、供得優,農業高品質發展步履鏗鏘。
每逢豐收時節,在賓陽的廣袤田疇,地上跑的是大型農機,農業生産方式也邁向了高品質。賓陽縣以加快推進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為切入點,以建設甘蔗“雙高”基地、加快推進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水準不斷提升。2020年4月,賓陽縣榮獲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
去年以來,賓陽縣不斷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田間連通車間,農業發展增添了活力。目前,賓陽縣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成為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各類經營主體經營服務成本也因為規模化經營而大幅度下降。
以工匠精神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在賓陽,民營經濟真真切切挑起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梁。作為廣西民營經濟大縣,賓陽縣一直以其特有的工匠精神,在手工製造業中聲名遠揚。隨著時代的發展,賓陽縣在産品研發、生産製造上也與時俱進,過去一年,賓陽縣加快轉型升級,促進民營企業全面提質增效。
賓陽縣持之以恒地把實施品質興縣、打造“賓陽製造”品牌作為振興賓陽民營經濟的重要抓手,堅持不懈狠抓品質基礎工作、堅定不移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先後榮獲“全國品質興市先進市縣”“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廣西小五金之鄉”“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等稱號。
目前,賓陽縣民營企業已發展到7615家,佔全縣企業總數的97%以上,形成了建材、紙品、輕紡、飼料、農産品加工、林産品加工、小五金、竹編等多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行業。
朝著工業強縣的目標砥礪奮進
近年來,賓陽縣緊盯産業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轉變發展方式,(下轉2版) (上接1版)推動工業産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出臺系列招商引資和企業幫扶措施,支持企業採用新技術、運用新設備、開發新産品、拓展新業態。
經過多年發展,賓陽縣建成投産一批引領産業轉型、帶動結構調整的工業項目,不斷做大做強以高端新型建材和電子信息為龍頭的現代産業,培植“工業樹”、育護“産業林”,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賓陽縣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8家,其中億元企業46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有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16家,對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
當前,賓陽縣正在圍繞新型建材、電子信息、木材加工、農副産品加工等當地産業發展需求,著重抓好賓陽縣電子信息産業園、新型建材産業園、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南寧分園等産業集聚平臺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大量引進強優企業,進一步推進全縣現代工業合理佈局和工業園區特色化發展,夯實新一輪發展基礎。
本報記者郭少東
通訊員蒙煥章黃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