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來源:南寧日報  |  2021-01-11 16:56:15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南寧市五象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南寧市老年人活動中心“長者飯堂”投入運營。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南寧市五象養老服務中心)內設施齊全。圖為入住老人在上手工藝課。 本報記者葉子榕攝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我市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中心站點相繼投入運營,養老服務業進入“互聯網+”時代。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我市城市養老服務中心相繼投入社會化運營,為老年人提供社區養老服務。

多元養老服務體系讓“夕陽”更紅 ——南寧市多舉措建設養老服務體系

  會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陪老人邊看粵劇邊聊天。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兒女不在身邊也有人照料飲食起居;生病了不用上大醫院就能享受“一站式”專業醫療服務;養老機構智慧設施日益完備,生活越來越便利……在南寧,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成為民生改善的注腳,百姓安享晚年的夢想正在實現。

  “十三五”以來,南寧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著力消解行業發展“堵點”“難點”,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以提升服務管理為重點,以老年人滿意為目標,不斷盤活服務資源,著力培育養老服務市場,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心有所依。

  南寧市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改革試點落地,先後被列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城市、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以及廣西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核心區,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將南寧市列入全國新增14個長護險試點城市之一。我市緊緊抓住各項改革試點機遇,全面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從2015年的15張增至2020年的28張;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從無到有共建設187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

  機構養老

  引入社會力量優化服務

  2020年4月11日,新建成的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南寧市五象養老服務中心)迎來首批正式入住的老人。“2019年參加試住活動後,我不再拒絕入住養老院了,這裡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飲食管理等進行全方位的關照,讓我住得舒心。”已入住該中心的李阿姨説。

  記者漫步在五象養老服務中心,看到的是開闊的庭院、整潔的步道,步道兩旁綠草如茵、綠樹成蔭。在康復綜合樓一樓的一間康復室裏,醫務部康復治療師正在用針灸和艾灸為兩位老人治療肩周炎。在舞蹈室、書畫室、娛樂活動室內,不少長者正在習字、作畫、練歌、起舞。

  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南寧市五象養老服務中心)是南寧市政府立項建設的公辦養老機構,共有2000張床位,其中200張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由政府用於安置本市特困供養老人,承擔“兜底”養老的任務。該院是目前廣西規模最大的公辦養老機構,被列為國家城企合作普惠養老試點單位。

  作為廣西養老服務行業標杆工程,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南寧市五象養老服務中心)是全區首家運用PPP模式建設和運營的養老服務機構。

  “該項目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則保證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收益。”南寧市民政局局長黃菊如介紹説,社會力量參與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緩解養老壓力,更在於其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

  “十三五”期間,南寧市積極深化自治區“1521”思路,對全市養老服務基礎設施進行精心佈局,市本級除建設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外,還引入亞洲開發銀行支持建設社會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積極推進15個縣區(開發區)各新建一所300—500張床位公辦示範性養老福利機構,目前建成10個。投入5000萬元對地理位置優越、覆蓋範圍廣、農村老年人入住需求旺盛的8個鄉鎮敬老院進行改造提升。同時還引入社會力量,推動太和·自在城、合眾優年生活社區、泰康之家·桂園、華潤悅年華頤養社區、前海人壽幸福之家等一批大型養老項目落地南寧……不斷優化的服務設施,有效改善了南寧養老服務供給結構,彌補養老床位緊缺短板,從而激發了機構養老的活力,提升全市養老服務水準。

  社區養老

  讓老人在家門口養老

  “最近感覺身體怎麼樣?還時常感到眩暈嗎?”工作人員一邊耐心地詢問就診老人,一邊細心地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並認真記錄老人的健康信息。近日,五一東路社區組織志願者在日間照料中心為社區老人開展義診、體檢等服務。

  白天接受日間照料中心的照顧,晚上回家享受兒孫繞膝——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開啟以來,南寧市城區的老人們實現了在家門口養老的心願。從2013年開始,南寧市財政每年投入400萬至1500萬元,用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建設。如今,全市已建設161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26個城市養老服務中心,並開展了長者食堂試點,較好滿足了老年人就近養老的需求。2019年《南寧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管理辦法(試行)》出臺後,落實了住宅小區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驗收、同步無償交付使用。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85個新供應居住用地把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作為出讓條件。與此同時,南寧市積極推進公建民營改革,將建成的日間照料中心和城市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社會化運營;下達394萬元扶持和培育一批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補貼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組織運營。南寧通過不斷完善城市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網絡,逐步形成“15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居家養老

  打通為老人服務“最後一公里”

  92歲老人鄧振英(化名),其兒子中風,兒媳也已經70歲,每次家裏人給老人洗澡穿衣都十分不便。為解決類似鄧振英這樣的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養老需求,2019年7月南寧市政府修訂出臺《南寧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意見》,並累計下達1700萬元服務經費,通過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方式,由3家企業依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為60周歲以上城市散居特困、失獨、低保、重點優撫對象以及85歲以上高齡老人等五類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2—4小時/月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自從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後,南寧市安康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助老員藍榮連每週都會按照預約時間為鄧振英老人上門開展助浴服務,以及更換、清洗床上用品,提供最溫暖的貼心服務,深受老人和家屬好評。截至2020年12月底,南寧市實行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全市實際完成服務10.3萬人次,服務整體滿意率達98%以上。

  醫養結合

  讓“養老難”變“善養老”

  醫務室、治療室、康復室、娛樂室、配餐室……作為“嵌入式”的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機構,南寧市福利中醫醫院2019年開辦的唐山城市養老服務中心,憑藉專業的護理團隊和設備,經常為入住老人提供按摩、針灸、理療等中醫特色康復治療。今年88歲的農老説:“在這裡有醫生照護,醫療器械也齊全,比在家省心,子女們也安心。”

  “醫務室內設診療室、治療室、處置室,配備具有資質的醫護人員,為入住老人提供優質診療與護理服務。”南寧市福利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莫冰冰介紹説,2020年醫院在承辦恒安社區城市養老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承辦了紅日江山小區、相思湖畔小區、梧桐苑社區等6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並與福建園軍休所、城中家園養老院簽訂醫養結合服務合作協議,將醫養結合延伸至社區、家庭,暢通了看病就醫的“綠色通道”,拓寬了養老服務版圖。通過打造居家養老結合模式,唐山城市養老服務中心入戶服務老人136人次,建立老人健康檔案800多份。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兼顧養老和就醫的需求尤為迫切,如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新考題。南寧市以列入全國首批醫養結合工作試點城市為契機,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養老事業和健康産業發展統籌規劃,市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醫養結合試點建設,初步形成了養中有醫、醫中有養、醫養合作、家醫簽約、社區醫養服務等五大類型的醫療保障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35所既有醫療資質又具備養老服務能力的醫養結合機構,全市一級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能夠100%為老年人就醫提供不同形式的便利服務和就醫綠色通道。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李靜 見習記者賓藝苑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市民政局提供

編輯:唐穎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