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由藍圖蛻變成實景
來源:南寧日報  |  2021-02-02 09:16:38

廣西南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由藍圖蛻變成實景

  南寧舉全市之力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圖為沙江河流域經整治後呈現水清岸綠的濕地景觀。 本報記者黃維業攝

  繼2020年1月南寧市竹排江黑臭水體系統治理入選生態環境部典型案例後,2021年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在其網站“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欄”發佈了《推動“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由藍圖蛻變成實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黑臭水體治理典型案例》,再次向全國推廣南寧治水典型經驗。

  從去年的單項治理案例入選到今年的總體治理成效入選,南寧市連續兩年入選典型案例,體現了生態環境部對南寧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的全面肯定。

  近年來,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城市工作主線,以全面整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為契機,以壯士斷腕之決心,舉全市之力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攻堅戰”,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推進城市內河綜合整治,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南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高位統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

  2015年普查發現南寧市建成區有13條內河,共38個河段屬於黑臭水體,黑臭水體總長度99.4公里。

  為徹底、全面治理一條條納污河,還河於民、還綠於民,近年來南寧市將黑臭水體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和重中之重的工作高位統籌推進。南寧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市長擔任指揮長的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在全市選派15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治水“鐵軍”,盡銳出戰。建立領導小組會議、指揮長會議、指揮部工作例會、工作組專題會分級協調製度,高效推進工作開展。

  為確保有充足的“真金白銀”治理黑臭水體,全市所有城建項目為治水工程讓路,保證每年有約四分之一的城建資金投入治水攻堅。

  綜合發力打好治理“組合拳” 

  黑臭在水裏,根源在岸上,關鍵是排口,核心是管網。南寧深刻反思黑臭水體污染反彈的原因,將原先分段治理、按行政區劃治理的思路調整為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強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工作措施,出臺《南寧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採用“黑臭水體+”系列治水“組合拳”,組織實施黑臭水體治理“五大攻堅戰”,到2020年底,原普查發現的38段黑臭水體已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此外,南寧市強化長效管理,保障城市內河“長制久清”。注重把“治水”與“管水”有機結合,同步推進。嚴格落實河長制,每個市領導負責聯繫一條城市內河,督促市、區、鄉、村四級3047名河長、45名湖長全面履職盡責;(下轉2版)

  (上接1版)將涉及黑臭水體治理的17個市直部門和8個城區(開發區)及多個市屬平臺公司完成治水工作情況列入全市年度績效考評專項指標,壓緊壓實治水管水責任;在全國創新成立水環境綜合執法隊伍,有效解決多年來“分頭執法、責權不清”問題。加強督查督辦,建立“一級指揮、兩級督查”的督查工作體系,實行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項目進度“紅黑榜”通報制度,定期在新聞媒體刊登,接受公眾監督。堅持治水為民與宣傳教育“兩手抓”,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發動志願者和群眾以“民間河長”等形式參與治理,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融合發展讓綠水青山成金山銀山 

  隨著流域水環境與水景觀的改善,南寧市順勢謀劃“水文章”,發展“水經濟”,同步開展流域周邊土地收儲,統籌開展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明月湖歐洲風情小鎮等水生態産業小鎮開發建設,實現了土地增值、商業開發和産業發展,探索建立治水投入與産出的良性互動機制,初步構建了“以水養水”的長效投入機制。

  目前,南寧市正在實施的朝陽溪、亭子衝、心圩江、水塘江等流域綜合治理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面悄然由藍圖蛻變成實景,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市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城市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成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帶動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本報記者尹海明

  通訊員韋幹傑

編輯:唐穎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