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西環江2月17日電 題:聯合國點讚的廣西“肯福模式”助大石山區民眾獲“新生”
作者 張文茜 黃令妍 楊強
走進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果樹在道路兩旁的山坡上整齊地生長著,偶爾可見到一些金黃的蜜橘懸挂在枝頭。劉勝友的家就住在這座田園山莊的一棟三層高的樓房裏。
今年75歲的劉勝友老家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岩鄉朝閣村,那裏不通公路,典型的高寒山區。全家十余口人住木板房子,僅靠著五六分薄田和飼養幾頭黃牛來維持生計。“一年的口糧,三五個月就吃沒了。”
1996年,劉勝友一家被安置在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1998年,當地政府免費提供技術及産業補助資金,劉勝友和其他民眾自掏腰包購買果苗,開始規模化種植果樹。到2002年,每家每戶都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水泥磚房。
生活富裕起來後,孩子們都去城裏工作生活,劉勝友和老伴留在家裏打理種有砂糖橘、沃柑、紅心柚、板栗的十來畝土地,一年收入逾10萬元(人民幣,下同)。空閒時,劉勝友會乘飛機、坐高鐵出門旅遊,足跡遍及北京、上海、廣東、安徽、湖北、浙江等大半個中國。
與20年前相比,劉勝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得益於“肯福模式”。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很多民眾過去所生活的大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交通不便,耕地資源有限,飲水困難,經濟發展滯後。
1994年,在環江挂職推進扶貧工作的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曾馥平提出異地安置、異地開發的構想,並與當地官方達成共識,在縣城附近的思恩鎮打造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
經過兩年的規劃和動員組織,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上南、木論、龍岩4個大石山區鄉鎮97戶513名貧困人口,在1996年陸續搬遷至位於思恩鎮三樂社區的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移民示範區面積4600畝。劉勝友一家成為首批異地安置移民之一。
曾馥平回憶道,一開始,民眾對搬遷持懷疑和觀望態度,他們長期生活在閉塞的大石山區,思想觀念傳統保守。
為了幫助劉勝友們搬得出、穩得住和長期可持續發展,“廣西環江科環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公司負責示範區基本建設及經營、開發管理,將土地分配到戶,實行分戶承包經營責任制;向農戶提供種苗、化肥、地膜等農用物資,全部以貸款的方式運行;公司從土地開墾到種苗供應、技術培訓、農産品銷售等,實行産前、産中、産後一條龍服務。
“1996年民眾剛搬遷過來,1997年就解決了溫飽問題。那時候人均收入還很低,一年也就1220多元,但是超過了周邊地區和全縣的平均水準。”曾馥平説,作為當時全國首個生態移民區,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成功實現了1年搬遷、1年解決溫飽、持續增收致富的目標。
前述“科研單位+公司+基地+農戶”的生態移民模式,實現了石漠化治理和脫貧致富的雙重目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肯福模式”,得到國際減貧專家充分肯定。肯福生態移民模式為中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環江後來實施10萬生態移民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同時亦為中國西南生態脆弱地區的精準扶貧樹立了樣板。
2020年5月,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為“肯福模式”的重要創造者和推動者,紮根環江毛南族自治縣26年的曾馥平又有了新願景:繼續創新發展“肯福模式”,助力提升民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