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血”到“造血” 深巴書寫山海協作精彩篇章
來源:中新網  |  2021-02-26 15:51:55

  中新網河池2月24日電 (林浩 蒙斯琪)“我現在自己培育、管理棒花菇,年收入超過5萬元,家裏生活越來越好了。”在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粵桂扶貧産業食用菌示範基地工作的覃淵説。

  鳳凰鄉粵桂扶貧産業食用菌示範基地由深圳市大鵬新區支援資金210萬元建成。該基地負責人任朝順介紹,基地出産的香菇很受廣東消費者青睞,讓鳳凰鄉群眾有了穩定收入,順利實現脫貧,如今,該産業還成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的保障。

  巴馬原是國定貧困縣、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貧困程度很深,沿海經濟特區深圳市來此援建食用菌産業示範基地,與巴馬結下不解之緣,得益於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

  深(深圳)巴(巴馬)合作如何實現從起初的“輸血”到“造血”,激活巴馬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兩地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多年探索,攜手構建生態農業、旅遊、科技等産業體系,成為高分“答卷”。  巴馬縣縣長藍海洲24日介紹,2016年以來,深圳充分發揮産業鏈完善、市場規模大等優勢,利用資金、市場、技術與巴馬“共振”,共打造特色産業基地項目41個,覆蓋貧困戶超過97%。5年來,深圳市、大鵬新區累計為巴馬投入扶貧協作資金2.1億元,幫扶項目超過150個,累計受益群眾8萬餘人。兩地共同書寫了山海協作精彩篇章。

  藍海洲表示,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為目標,深巴共同創建了香豬、小谷雞、山茶油、食用菌等農業種養基地38個,在廣州、深圳打造連鎖式消費扶貧平臺“巴馬之窗”,幫助貧困戶農産品直接進入“大灣區”市場;深圳引介華僑城、華昱集團等優質企業,到巴馬參與賜福湖、百魔洞、水晶宮、百鳥岩等旅遊資源開發,建設立體化旅遊産業網絡。

  以“深巴試驗區”為核心,以基金數字小鎮為引擎,西南大數據中心建設也在巴馬如火如荼進行,廣西第一個基金小鎮、數字小鎮、中國—東盟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相繼落戶巴馬,英國GLOBALSWITCH大數據雲計算、深圳華為等多家企業基金、大數據企業也相繼入駐。

  在推動破解貧困代際傳遞問題方面,深圳大鵬新區先後派出100多名優秀教師到巴馬支教,幫助修建8所高標準幼兒園、完善提升6所鄉村小學基礎設施,組織巴馬402名貧困戶畢業生到深圳市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就讀。巴馬也先後派出100多名教師到大鵬新區進修鍛鍊。

  藍海州表示,2021年,巴馬將把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加大承接深圳産業轉移力度,努力打造成為“東西部發展協作示範區”。(完)

編輯:唐穎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