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會聚相思小鎮,參加“中華花朝節”南寧分場活動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本報訊(記者葉禎 實習生王晶)昨日,一群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會聚南寧市相思小鎮,參加“中華花朝節”南寧分場活動。現場除了有祭祀花神、巡遊、賞花、賞紅等活動,還有小花神、花神、花麗人比賽。
據了解,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漢族傳統節日,流行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于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以紀念百花的生日。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
當天,“中華花朝節”南寧分場活動舉行了祭祀花神、巡遊、賞花、賞紅等活動,還有小花神、花神、花麗人比賽。評委通過衣著搭配、粧容造型、儀態動作、舞臺表現力進行打分,通過初賽、復賽、決賽,選拔出十二花神與花魁。比賽組別分為小花神組(5~14周歲)、花神組(14~30周歲)、花麗人組(30周歲以上)。花神組前三甲(花魁)直接晉級全國總決賽。
“花朝節”吸引了不少漢服愛好者參加,也吸引了不少喜歡和想了解漢服的市民關注。自由攝影師謝先生特意趕來拍照,他説,“這種傳統節日不僅傳承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還增強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
穿漢服前來參加活動的方女士從學生時代就很喜歡漢服,此次帶著兩個孩子來參加“花朝節”活動。“讓孩子近距離感受到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他們從內心裏認同我們的文化。”
現場不少市民從網上聽説了“花朝節”活動後,特意趕來“圍觀”。第一次接觸“花朝節”的他們覺得,喜歡穿漢服是對生活的一種熱愛,漢服特別漂亮,看著讓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