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深入實施品質強桂戰略 在品質“高原”上攀登品質“高峰”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05-19 10:03:50

  本報記者 吳家躍 通訊員 車亞煥

  閱讀提示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需要闖出新路子、邁出新步伐。近年來,針對廣西産品品質普遍存在的“通病”和“短板”,我區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深入實施品質強桂戰略,在品質“高原”上攀品質“高峰”,綜合運用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品牌創建等手段,幫扶和引導企業對長期困擾品質提升的關鍵技術開展品質攻關,力促我區重點産品提質升級,為産業升級和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在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1 以標準引領農業創新,扶持發展優勢特色産業

  青蒿是一種中草藥,在融安縣及周邊區域都有種植。儘管這種中藥材在多年前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可它的生産技術和科技水準都相對落後,種植方法仍停留在原始的階段,沒有形成規模種植。

  為了讓青蒿真正成為貧困山區群眾的“致富草”,我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制定相關地方標準,通過規範青蒿素生産,大幅提高産品品質,結束了我國沒有青蒿素生産技術標準的歷史。標準化的生産種植惠及1萬多農戶,幫助1.8萬多農民脫貧。

  近年來,我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以糧油、蔬菜、水果、中藥材、畜禽、水産品等為重點,加強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産業等領域農業標準制(修)訂,扶持發展優勢特色産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已累計發佈廣西地方標準2185項,發佈總數連續3年進入全國前列,其中約50%為生態養殖、生態林業、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領域的農業地方標準。

  標準已成為促進産業大發展的加速器。我區深入實施“標準化+現代農業”行動,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産業的特點,分別選擇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市場拉動引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合夥、行業協會自律互動、種養大戶和農村經紀人吸納等不同模式,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推動全區農業從數量增長走向品質提升,産業由粗放式向集約化經營轉變。

  目前,全區已創建140個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和134個自治區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南寧市青秀區設立肉牛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建立健全了一二三産業融合標準體系,示範項目覆蓋223戶脫貧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4000元。

  2 以品質促進技術創新,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品質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和財富之源,只有持續改進與創新的企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

  幾年前,作為新晉“網紅食品”,柳州螺霸王食品公司的袋裝螺螄粉生産技術相當落後:主要靠手工在笨重的大鍋頭裏熬湯炒料;在簡陋的生産線上分揀裝袋,每天産量不過數千袋,且産品保質期只有15天……

  在柳州市市場監管局、柳州螺螄粉質檢中心、自動化研究所等部門的幫助下,該公司的生産技術“開挂”了:將螺螄粉保質期由15天延長到180天,完成了生産流程從手工向工業化生産的轉型,産能拉升了近10倍,並轉化成多個袋裝螺螄粉行業生産標準,推動了整個行業工業化進程。

  我區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企業以品質促進技術創新,在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選取14個重點區域50個以上重點産品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著力提升産品、工程、服務、産業、人居環境五大類品質。打好汽車、機械、電子信息、智慧製造等重要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致力解決核心技術和品質“卡脖子”問題。

  率先在全國開展並建成“1+14+N”品質服務“一站式”平臺28個,成為全國品質基礎建設“一站式”服務的領跑者,全區産品、工程、服務和人居環境品質持續提升,製造業産品品質合格率達97.6%。

  組織開展品質管理標杆認定工作、品質技術幫扶、品質診斷、品質評價、品質信用等級評價、工業企業品質信譽承諾活動,提高我區工業企業品質管理能力和水準。

  以原材料和消費品為重點,持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推動開展工業企業品質(管理)分級,加快消費品標準和品質提升。

  開展品質診斷、品質幫扶行動,深入全區九大産業的200家重點企業,運用標準、計量、認證等手段幫扶企業提升品質水準,服務23家企業獲得44張低碳産品認證證書,證書數量居全國第2位。

  設立“自治區主席品質獎”,樹立標杆,引導廣大企業和各行各業崇尚品質,以品質促進技術創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促進廣西經濟高品質發展。

  通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我區品質總體水準明顯提升。産品、工程、服務和人居環境品質持續提高,與2015年相比,2020年,製造業産品品質合格率從95.5%上升到97.6%,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9.14%,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保持100%,重點服務業顧客綜合滿意度持續提升,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6年位居全國前列。

  品質基礎能力明顯提高,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320項。品質治理明顯增強,在國務院對省級政府品質工作考核中,廣西連續4個考核年度榮獲B級,品質總體水準穩定在全國中上水準。安全底線根基牢固,連續多年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産品品質安全事件。

  3 以商標服務品牌創新,變資源優勢為品牌優勢

  我區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致力把資源優勢變為品牌優勢,以品牌化、標準化助推農業高品質發展,已讓成千上萬的企業和農戶嘗到品牌效益帶來的甜頭。

  “百色芒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之後,芒果産業迅速成為百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産業。目前,百色芒果種植面積132萬畝,其中投産面積86萬畝,年産量76萬噸,産值約41.34億元。

  隨著“融安金桔”地理標誌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融安縣先後涌現出“富樂園”等企業自主品牌150多個,全縣共有2.38萬戶農民種植金桔,種植面積16.7萬畝,産量14萬噸,産值14億元,實現農産品加工、旅遊、電商、物流等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我區市場監管部門著力發揮職責職能作用,實施商標品牌強桂戰略,持續推進地理標誌註冊、運用、管理和保護工作,培育了百色芒果、橫縣茉莉花、永福羅漢果、巴馬香豬、柳州螺螄粉、南寧香蕉等一大批地理標誌品牌,獲得了可觀的品牌效益。”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何朝建説,目前廣西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92個,地理標誌商標71個,産業年産值697.7億元,惠及農戶130萬戶,從業人員721萬人,帶動脫貧111萬人。

  我區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深化商標培育、運用和保護,提升商標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業創新。目前,全區有效註冊商標27.7萬件,是“十二五”末的3倍。橫縣茉莉花、百色芒果等12個地標産品列入中歐地理標誌産品互認名單,“桂字號”品牌的影響力和價值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我區已累計發佈廣西地方標準2185項,發佈總數連續3年進入全國前列,其中約50%為生態養殖、生態林業、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領域的農業地方標準。

  我區已創建140個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和134個自治區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

  我區率先在全國開展並建成“1+14+N”品質服務“一站式”平臺28個,成為全國品質基礎建設“一站式”服務的領跑者。

  2020年,廣西製造業産品品質合格率升為97.6%,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9.14%,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保持100%,重點服務業顧客綜合滿意度持續提升。

  目前,廣西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92個,地理標誌商標71個,産業年産值697.7億元,惠及農戶130萬戶,從業人員721萬人,帶動脫貧111萬人。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