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六堡茶成為梧州一張靚麗的名片。圖為六堡茶山。 潘紹山/攝
梧州市永達鋼鐵集團公司的100噸量子電弧爐是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圖為永達德國西門子100噸量子電弧爐正全力爭取滿産達産。何華文/攝
梧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鄉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鄉村精氣神提起來。圖為龍圩區大坡鎮河步村一景。潘紹珊/攝
梧州蒼海新區展現新面貌。圖為美麗的蒼海湖。潘紹珊/攝
本報記者 潘 登
西江潮涌,木棉似火。“十四五”開局之年,廣西東大門,梧州的創新引擎活力迸發,高品質發展開篇起勢。
梧州高新區匯聚了知名企業、科技人才、實力資本。中恒集團梧州制藥“智造中藥”管理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生産內部萬物互聯。管理人員在“雲端”精準地向每個車間、倉庫下達生産調度指令,管控效率大幅度提升。現在,梧州制藥實驗室管理和品質管理體系瞄準國家實驗室(CNAS)認證和美國FDA認證,在醫藥製造領域搶灘國際先進水準。
不銹鋼製品産業園區裏,焊花四射、“鐵臂”高擎,永達德國西門子100噸量子電弧爐全力爭取滿産達産。金海公司一季度生産用電量預計約1.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0倍,産能全面恢復;鑫峰新建100萬噸高品質連續固溶酸洗項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有望在二季度實現竣工投産。
近年來,梧州的水路貨運更是按下“快進鍵”,2020年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突破1.5億噸大關,全市港口貨物實際吞吐能力達5700萬噸。一季度,梧州港水路貨運量達846.7萬噸,同比增長63.55%。目前正在加快建設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打造“億噸級”梧州港港口群。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發展決策;發展珠西經濟帶,更是國家戰略的精準落子。
宏大的發展藍圖鋪開,寬闊的“黃金水道”延展,梧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優勢明顯、勢在必行。
2018年以來,自治區黨委著眼發展大局,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的新格局,把“東融”作為重要戰略開放合作方向,以梧州等東部城市為重點,深化粵港澳桂合作。
近年來,該市毫不動搖實施“東融”戰略,堅持産業興市和作風興市,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再生資源、醫藥食品、冶金機械、建材環保、電子信息、文化旅遊等六大重點産業加速推進,實現經濟的高品質發展,為“十四五”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持續推動轉型升級,發展新動能日益壯大。
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76個,建成4個年産值超百億元園區、1個超三百億元園區,形成再生資源、醫藥食品等六大産業集聚發展態勢。較“十二五”期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79.3%、市場主體增長70%。創建縣級以上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68個、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92家、農民合作社2799家、家庭農場600家,六堡茶綜合産值達85億元。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8.52%,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9%。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35項,市直22個部門200項行政審批事項劃轉至行政審批局集中辦理,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穩步推進,率先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
——強力推進基礎建設,樞紐門戶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236億元。改造提升一批城市主次幹道,完成一批棚戶區、老舊小區、農貿市場改造。建成高速公路227公里、二級以上公路213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動車組實現公交化運營,西江機場通航全國10個城市,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突破1.5億噸大關,全市港口貨物實際吞吐能力達5700萬噸。實施農村電網改造項目4228個,新增輸電線路369.87公里,建成城鎮天然氣管網400公里。
——毫不動搖實施“東融”戰略,開放合作格局不斷提升。
分別與廣州、佛山、肇慶、雲浮、茂名5個城市開展戰略合作,連續舉辦五屆西江經濟帶城市共同體及市長聯席會議暨西江經濟發展論壇。全市引進外來投資項目1927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91億元,其中60%以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冶金新材料、建築陶瓷、建築新材料等東部産業整體轉移落戶,千億級沿江“東融”産業帶初具雛形,全面“東融”更為有力。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290個,財政支出80%以上用於民生領域。全部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驗收,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8.75%、100.08%、95.89%。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全市較大生産安全事故較“十二五”下降54.5%。
2020年
梧州市生産總值1081.3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6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34591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0元。
2012年
梧州市生産總值832.5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83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3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2元。
1978年
梧州市生産總值6.0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9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442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