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從“人防”到“智防”——柳州市推進矯正對象監管信息化建設掃描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06-02 09:51:57

  本報記者 周 珂 通訊員 傅永新 杜 秦

  社區矯正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嘗試。它以法律剛性彰顯治理柔性,讓不少踏入歧途的人重塑人生,回歸社會。近年來,柳州市加強“智慧矯正”體系建設,著力推進社矯對象監管信息化,實現了核查全覆蓋,監管全時空,矯正工作全方位,有效提升了對社矯對象的動態監管,社區矯正工作水準不斷提高,逐步實現“看得住”“管得牢”“矯得好”目標,為平安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A“智慧矯正”實現核查全覆蓋

  通過社區矯正信息系統和視頻巡查系統,對各縣區社矯中心、全市各司法所進行信息化核查,查看全市社矯對象定位情況及系統報錯信息……這是柳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每天必須進行的工作。

  如果發現社矯對象電子定位異常和違法越界的,值班人員會催促縣級社區矯正機構進一步核查處理,並督促下級社區矯正機構及時對系統預警信息和錯誤信息逐一進行整改。

  柳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辦公室主任焦保革介紹,傳統的監管手段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社區矯正管理的需要,必須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社區矯正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對社矯對象這樣一個流動的群體實行有效管理。通過“智慧矯正”建設,實現社矯對象信息核查在全市的覆蓋。

  據了解,柳州市的“智慧矯正”體系建設始於2018年。這一年,該市智慧司法項目向社區矯正領域傾斜,借助自治區、市、縣、鄉四級智慧司法和遠程視頻巡查系統,實現了對社矯對象信息化監管,達到日常管理電子化、日常監管動態化、執法審批網絡化、品質考核一體化、執法裝備科技化等信息化建設“五化”目標。

  B 機制保障確保管理全時段

  去年2月24日,鹿寨縣社區矯正中心在信息化核查中發現,社矯對象閉某在2月21日22:30至次日17:45沒有定位數據,經司法所現場核實,其定位手機未經報備無故關機。閉某經司法所教育後並未悔改,又于3月16日、4月7日、4月16日未經報備無故關機。其間,鹿寨縣司法局相繼給予閉某兩次書面警告處分。

  2020年12月10日,閉某摔壞定位手機,無故不參加司法所組織的訓練。對其屢教不改,不服從監管的行為,司法所按相關規定進行了訓誡,並依法向法院提交《撤銷緩刑建議書》,法院受理後裁定對閉某撤銷緩刑並執行收監。

  閉某從無故關閉定位手機到被撤銷緩刑執行收監,每一個時段的記錄清晰可查,這正是柳州市將信息化核查制度化的結果。

  在“智慧矯正”體系建立後,為進一步加強核查效果,防範監管漏洞,柳州市司法局印發了《柳州市社區矯正信息化核查工作制度》,要求全市各縣區社區矯正機構、各司法所對在冊社矯對象執行信息化核查每天不少於1次,核查內容包括電子定位有無異常、是否有越界違法行為、抽查部分社矯對象行動軌跡、處理系統預警信息和錯誤信息等。定期對新入矯未在3個工作日內錄入電子檔案、社矯對象報送非本人手機號碼、號碼未開通定位服務等問題進行整治,並公佈各縣區定位率及排名,督促定位率低於95%的縣區限期整改。

  此外,柳州市司法局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上級督促辦理事項追蹤報告、重大案情及時報告,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安全風險研判分析等工作機制,確保社區矯正“管得住”“管得好”。

  C 創新舉措確保社矯全方位

  搭起了“智慧矯正”體系,但是如何做到最大程度避免脫管、漏管,實現社區矯正“全方位”呢?

  “要通過社區矯正管理模式的創新,才能在‘智慧矯正’體系下實現社區矯正監管工作從‘人防’向‘技防’,最大程度避免脫管、漏管。”柳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科科長全春華表示。

  近年來,柳州市司法局在“智慧矯正”中創新舉措實施“三個跟進到位”制度,確保社區矯正全方位。常態管理上跟進到位,加強對社區矯正信息平臺的操作培訓,確定專人負責手機移動定位的日常監管工作,及時掌握和記錄矯正對象活動軌跡,對矯正對象異常動態進行實時告警和應急處置,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規範程式上跟進到位,在確定監管對象後,具體實時定位監管前,各司法所需要組織矯正對象簽訂《接受社區矯正動態信息管理保證書》和《社區矯正動態信息管理手機定位監管告知書》,由司法所所長簽字加蓋公章後報縣區司法局審批備案;嚴格考核跟進到位,市司法局採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手機定位監管工作予以指導並進行檢查考核,考核結果與各司法所年度考核掛鉤。

  據統計,去年以來,柳州市對不按要求進行手機定位、人機分離、惡意逃避監管等社矯對象訓誡36人、警告9人、撤銷緩刑2人,社矯對象實時定位監控成功率居全區第一。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