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莫 迪
在這裡,你可以當一回採茶女,出演一次採茶郎,體驗採茶、炒茶、品茶的樂趣。走累了,坐在長椅上,鳥語花香中感受一份寧靜舒適。每逢週末,AAA級旅遊景區大明山萬古茶園“一房難求”。
“茶園不僅賣茶,推銷的更是文化,謀求的是品牌升級。”廣西農墾茶業集團董事長唐永寧説。
作為廣西茶業前三強,農墾茶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952年。
“當年,茶樹用飛機空運而來,開始了廣西規模種植茶葉的征程。”唐永寧回憶道。
今年4月,在廣西茶行業最高規格名優茶審評標杆賽——“桂茶杯”評比中,集團公司斬獲六堡茶、綠茶和西林白茶3項大獎。
“多年來,農墾茶業參加各類審評不缺獎牌,但好茶也怕巷子深,品牌效應有待提高。”作為廣西茶業協會會長,唐永寧認為農墾茶業價值被嚴重低估。
從茶葉到茶業的蝶變始於2002年。
這一年,廣西農墾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組建,2.85萬畝茶園統一使用“大明山”商標,一片葉子的旅行進入快車道。此前,農墾系統眾茶園各有商標,各行其道。
不可替代的優勢讓農墾茶業底氣十足。
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産地與常規農業生産區域之間有明顯的緩衝區,有機茶是行業“頂配”。目前,農墾茶業擁有國家級標準化有機茶園6000畝,並於2003年獲得認證,在廣西力拔頭籌。
“去年,外省客商到廣西大量採購有機茶,發現數量達不到要求。”唐永寧感慨我區有機茶種植提升空間巨大。
産、學、研一體,這在廣西獨一份。從屬於廣西農墾集團的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開辦茶葉專業已有44年,一直致力於茶業人才的培養。
廣西早春茶全國最早,但由於加工水準有限,很多茶園淪為原料提供者。這在唐永寧董事長看來是件遺憾的事。
更值得稱道的是,農墾茶業擁有近6萬平方米生産加工車間,年成品茶生産加工能力達2萬噸。4條國內先進的智慧化、連續化、清潔化綠茶、紅茶生産線同樣獨領風騷,茶葉從進廠開始到成品,産品不落地,保證了茶品穩定、安全。
目前,公司産品涵蓋了綠、紅、青、黑、黃、白六大茶類,成為廣西茶企品種最全者,同時做到“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品質可追溯。
“獎牌變品牌”之路步伐堅定有力。
“真不敢想像,我們能把1200畝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大明山萬古茶園旅遊投資開發公司副總經理韋運園説,“別人用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我們只用了3個月。”
今年,農墾集團進入國資委序列,農墾茶業品牌升級加速。
明確“一黑一白一早春”産品定位,充分發揮公司“廣西紅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白茶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發平臺作用,抓住廣西回暖早、春茶上市早的有利機遇,採取茶園水肥一體化、技術改造,新産品開發等措施,搶佔市場先機。
做好品牌宣傳推廣,提高品牌市場認可度。目前,“建黨100週年”“建墾70週年”和“牛年”紀念茶産品即將推出。
創新行銷模式,多渠道打通行銷管道。引入市場行銷策劃專業公司,重新梳理産品資源優勢和品牌發展定位,升級産品包裝,快速提高産品市場佔有率。同時,實施“經銷商”模式,充分利用經銷商的渠道資源,通過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關係,推動産品銷售。
作為目前廣西同時榮登“中國茶葉企業産品品牌價值百強榜”和“中國茶葉行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的三家茶業企業之一,農墾茶業將打造成為廣西茶産業龍頭、全國著名茶業企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根”和“魂”,加快“廣西茶業”平臺建設,以控股、並購等形式整合區內外有特色、有品牌、有歷史、有市場的優質茶葉和茶企,做大做強。
廣西農墾茶業今年加入中國農墾茶産業聯盟,被確定為第一屆輪值主席單位,農墾茶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農墾茶業2020年營收2.2億元。“到2025年,力爭實現營業總收入15億元以上。” 唐永寧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