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市村莊規劃設計通則(試行)》出爐,提升鄉村風貌建設管理 新建住宅有“紅線” 樓高不能超四層
按照設計,青秀區鄉村農房整體展現出的休閒田園風格(效果圖)
■本報記者黎兆齊
新建住宅建築層數嚴格控制在四層以下(含四層),建築總高度不得超過14米;農房總體風貌總體體現“直坡青瓦白瓦當、翹角花窗直欞欄”的農房建築風貌……昨日,記者從南寧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日前《南寧市村莊規劃設計通則(試行)》(以下簡稱《通則》)出爐,以有效提高對暫未編制“多規合一”村莊規劃地區的建設管理,提升鄉村風貌。(注:對於已編制“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的地區,嚴格依據村莊規劃實施管理。)
規劃用地 新建住宅選址相對集中禁佔農田
《通則》對農村村民新建住宅選址明確,應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通暢、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帶;相對集中、就近選址;有利生産、方便生活;合理用地,節約用地,新建農房應當與舊村改造、土地整理、宅基地復墾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閒置宅基地、村內空閒地、村周邊的丘陵坡地或其他未利用地,儘量避免佔用耕地、園地、林地,禁止佔用永久基本農田。
農村村民新建房屋不得在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生態資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一級等區域。嚴格控制在高鐵、國道、省道等交通幹線兩側建房,因特殊情況確需選址在交通線兩側的,建築邊緣與鐵路路基外側的距離50米及以上;與高速公路、快速公路距離30米及以上。
經批准異址新建住宅的,應嚴格按照“建新拆舊”要求,新房建成後應在約定的期限內拆除舊房,將舊宅基地整理復耕或者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使用。
建設標準 新建住宅建築層數不能超四層
建設標準中,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宅基地面積需符合以下標準:平原地區和城市郊區每戶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丘陵地區和山區每戶不得超過150平方米。新增農房在符合規定宅基地用地面積前提下,每戶建築面積不得超過450平方米。
對住宅建築高度有控制,新建住宅建築層數嚴格控制在四層以下(含四層),架空層層高超過2.2米(含2.2米)的,按1層計算層數,建築總高度不得超過14米。
公共服務設施建築高度控制,小學用房應佈置在四層及以下,建築高度不宜超過15米;幼兒園生活用房應佈置在三層及以下,建築高度不宜超過15米。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築按照審查通過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確定的建築高度執行。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 完全小學原則上一至三年級不寄宿
中學、小學選址應符合所在轄區內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專項規劃的總體要求,在規定的區域內選址。應在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範圍線之外選址,避讓優質耕地。應選址在地質條件較好、環境適宜、交通方便、地形開闊、陽光充足、地勢較高、具備必要基礎設施的地段。
農村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地區要保留必要的小學和教學點。支持在山區、偏遠地區建設標準化寄宿制小學。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應符合相關規定,如,完全小學,原則上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路途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學生上下學穿越道路應有相應的安全措施。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選址宜佈置在位置適中、內外聯繫方便的地段,方便村民使用;合理用地,節約用地,應在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範圍線之外選址。建設內容具體包括籃球場(套氣排球場)、室外乒乓球場、戲臺、多功能活動室等。
農房風貌控制“直坡青瓦白瓦當、翹角花窗直欞欄”
《通則》明確,農房總體風貌總體體現“直坡青瓦白瓦當、翹角花窗直欞欄”的農房建築風貌。對新建農房風貌分區引導,如,幹欄式建築風貌片區(武鳴區、上林縣、隆安縣、馬山縣)。如,武鳴區是壯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壯鄉風情濃郁,轄區農房建築風貌設計宜綜合現代建築風格與幹欄式建築風格特色,整體上展現出濃郁壯鄉風情和駱越文化風情的建築特色。上林縣有極具特色的壯、瑤族文化,民俗風情濃郁,農房建築風貌設計宜綜合現代建築風格展現壯瑤民族聚落的獨特韻味,依託村落佈局和自然景觀,與自然人文環境巧妙融合。
如,中原漢式建築風貌片區(青秀區、興寧區、江南區、西鄉塘區、良慶區)。青秀區轄區經濟建設基礎條件較好,交通便捷,鄉村經濟實力較強,是南寧市近郊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的主要開發區域。鄉村建築風格宜以現代新農村風格為主調,綜合現代建築風格與生態鄉土元素,整體上展現出休閒田園風格的新時代新農村風采。
生活配套設施 家用戶廁應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
《通則》指出,暫未編制村莊規劃地區的鄉村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和村民自建房附屬市政配套需按照以下規定執行,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改造完善現有設施,加快農村用水安全工程建設,逐步實現村莊集中供水,力爭供水到戶,滿足人畜安全、方便飲水需要。
供水模式方面,集中式供水,臨近城鎮的村莊,應依據經濟、安全、實用的原則,優先選擇城市或集鎮的配水管網延伸供水到戶。有條件的地方,應倡導建設聯村連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入戶;分散式供水,村莊距離城市、集鎮較遠或無條件時,應建設給水工程,聯村連片供水或單村供水。
公共廁所方面,村莊設有車站、碼頭、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或已對外開放的旅遊村屯、歷史文化名村等應設置公共廁所,應盡可能設置水衝式公廁。家用戶廁應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並配備沖洗設備,應把經處理的廁所出水與村莊污水處理設施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