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圍繞“治水、建城、為民”打造“百里秀美邕江”,集防洪和飲用水源保護、提高通航能力、改善提升水質、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景觀建設于一體,讓市民出門即進公園。圖為市民在邕字碑人文景觀附近遊玩。(薛秀雲攝)
“十三五”以來,我市年均安排用於新學校建設資金超過10億元,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圖為南寧三中初中部(青秀校區)。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按照“一個家、一個學位、一個崗位”的移民搬遷思路,隆安縣全面完成24423人搬遷任務,為貧困戶在震東新區安置了一個全新的家。圖為震東新區全貌。本報記者黃紅錦攝
“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要嚴密防範各種風險挑戰,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市廣大幹部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南寧市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狠抓落實,從老百姓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層面著手,以實現社會保障日益健全、基層百姓病有所醫、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首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
打造就業創業快車
作為民生之本、穩定之基、發展之源,就業與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重點抓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創業,大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措並舉,積極推動“穩就業”有關政策儘快落地,為城鄉勞動者提供更多就業扶持。2020年,南寧市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500多場,發佈企業招聘崗位72萬餘個次,鼓勵企業開發6000多個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為更好地滿足企業和求職者招工求職需求,我市還探索創新多元化就業服務。在全國率先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單位補貼申請、勞動維權服務等16個“打包一件事”;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人社”綜合應用平臺;探索打造具有壯鄉南寧特色的“‘邕’抱南寧‘職’播間”等。
鋪就百姓健康之路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為了讓老百姓看好病,我市將優質醫療資源重心向基層下移,加大衛生人才培養力度,帶動全市醫療服務水準整體提高,不斷加大醫療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我市嚴格落實各項醫療保障政策,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提高醫療保障待遇水準,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同時,我市壓實“四方責任”,紮實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投入1.62億元加快推進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規範化建設,全力推進147個發熱門診項目建設;完成市一醫院、市二醫院以及5個縣區傳染病項目申報立項。此外,我市還加快建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4550萬元建設19個項目,其中新建項目18個,能力提升項目1個。目前,南寧轄區範圍內具備開展核酸檢測的醫療衛生機構共53家,日最大檢測能力14.7萬人份。
享受公平優質教育
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著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堅持以優先加大教育建設投入、優先落實教育佈局規劃、優先保障教育用地等三大“優先”為抓手,統籌推進中小學校建設工作。
優先加大教育經費和建設資金投入。全市教育資源供給逐年遞增。“十三五”以來,我市年均安排用於新學校建設資金超過10億元,總投入超過50億元。
優先落實學校佈局規劃。我市于2011年底修訂出臺了《南寧市中小學校佈局調整規劃與實施方案(2010—2020年)》,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佈局,並於2016年再次啟動南寧市中小學校佈局調整規劃與實施方案的修編工作,目前已完成修編。
優先安排學校建設用地,為教育發展提供重要保證。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南寧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用地保護條例》,建立健全教育用地保障機制。實行義務教育用地優惠土地政策,明確義務教育用地劃撥價款可按項目用地的實際成本計收。
織密社會保障“網絡”
基本民生保障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是促進共同富裕、展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然要求。
為了進一步保障我市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2020年南寧市再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全市城市低保保障標準提高到790元/人·月,同比提高14%;第10次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農村低保保障標準提高到5500元/人·年,同比增長20%。從2020年3月起將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對象的範圍從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人員擴大到城鄉孤兒、城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標準提高到原標準的1倍,保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和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影響。
同時,我市將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納入南寧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從2020年7月1日起,全市集中供養和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400元和1000元。此外,還開展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摸底工作,全市排查出有集中供養需求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269人,逐戶逐人安排入住機構,落實集中供養。
增強城市承載能力
2016年12月28日,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南寧昂首邁進“地鐵時代”,成為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2017年12月28日,地鐵2號線開通試運營,實現“十字合龍、雙線齊發”,南寧進入“換乘時代”。緊跟著南寧地鐵2號線東延線、3號線、4號線相繼開通,南寧地鐵5號線建設紮實推進。
地鐵建設的提速體現了南寧市委、市政府民生優先、公共交通優先,著重解決好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為民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火車東站片區、相思湖新區路網基本建成,民族大道改造提升工程、東西向快速路東段道路工程等相繼建成通車。
如今,南寧市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交通網絡體系初具規模,南寧大橋、五象大橋、青山大橋等橋梁跨江而立,一座座造型各異的橋梁飛架邕江之上,成為邕江兩岸人民工作和生活的交通紐帶,同時,也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路網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也引領著南寧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築牢社會穩定屏障
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全力抓好各項重點工作,深入開展涉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抓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嚴防公共安全案件和事件發生,不斷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健全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把平安南寧建設好、維護好、鞏固好,推動平安南寧建設再上新臺階,人民群眾安全感達98.09%。
南寧市立足首府城市定位,率先在全區出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若干意見,制定出臺《南寧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高標準、大力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如今,南寧市基本形成市級統籌協調、縣級組織實施、鄉鎮(街道)強基固本的市域社會治理的縱向鏈條和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橫向體制,以政治引領、自治基礎、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撐為主要內容的“五治”現代治理方式不斷完善,防範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水準不斷提高。
記者手記
幸福源於民生改善
“幸福,從哪來?”
面對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有的人覺得,幸福來自越來越美的生活環境;有的人認為,幸福來自安穩的生活,來自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近年來,我市堅持“民生為先”理念,致力於打造群眾看得見的幸福、觸得到的實惠,不斷築牢民生保障底線,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鄉居民。
如今,一幅濃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畫卷正在我市徐徐展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於一件件、一樁樁的民生實事。
未來,我市將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堅守初心擔使命、重振雄風再出發,南寧的建設者們將以奮鬥者的姿態為新時代“護航”,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李靜 余秋蘭
值班主任:田艷 編輯:朱曉琳
美編:朱小華 校對: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