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來源:南寧晚報  |  2021-07-15 13:34:10

  原標題:不斷推進“三舊”改造,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推進城市修補和基礎設施完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南寧加速煥新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南寧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鍵”,城市活力全面提升。 本報記者宋延康攝

  每一座快速發展的城市,每一天必然都在進行著剝繭而出的蝶變。在南寧,城市更新就是承載南寧發展的一大核心關鍵詞。

  如今,時代賦予了城市更新更高的使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南寧也在加速進入“城市更新大時代”……

  城市更新元年!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此外,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開局之年,在這新征程、新起點上,也是“城市更新”真正意義上的元年。

  南寧也把“城市更新”列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根據《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南寧將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品質為導向,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鎮化空間佈局和形態持續優化,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這句話,吹響了各城市更新項目在南寧全面落地開花的號角。

  按下“加速鍵”!南寧啟動大規模城市更新計劃

  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下,2021年無疑是南寧全面推進“城市更新”的關鍵時期。

  在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寧日報社主辦,南寧晚報承辦的“幸福征程煥新南寧”——2021年南寧城市更新發展對話會上,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巫自富表示:南寧市自2003年開始啟動大規模舊城改造工作。截至目前,批准舊改項目139個,預計總投資1202億元。

  從《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計劃中,不難預見南寧未來的城市更新面貌:推進興寧區、青秀區、西鄉塘區等一批老舊城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更新改造,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通過TOD模式打造建設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混合功能區,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品質;改造江南區、西鄉塘區等一批老舊廠區,通過活化利用工業遺産和發展工業旅遊等方式,擦亮城市文化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涉及的城市更新重點工程有兩項。一是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補齊既有老舊小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二是TOD站城一體化工程:推進南寧火車站片區、中堯路片區、五一中路片區等城市更新項目和屯裏、2號線東延、新營房、金沙湖—西部華僑城等軌道新城項目建設。

  多個規劃表明:南寧城市更新已按下“加速鍵”。

  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加速空間資源“新陳代謝”

  南寧的城市更新工作,不僅是在項目數量上遍地開花,更是考慮城市未來的前瞻性規劃。

  從舊城改造到城市更新,城市建設的開發理念和發展模式全新升級。南寧各城區,也在遵循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實施城市更新。

  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南寧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青秀區,部分舊改項目採用舊城區改造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居民環境,完善片區配套設施的同時,注重保護城市文化脈絡,維護歷史文化傳承。如興寧區,深入挖掘市中心老城區“千年古城,百年商埠”深厚歷史底蘊,推進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歷史文化街區“老南寧·三街兩巷”修繕建設等項目。

  而連片開發、整體開發是南寧城市更新的核心要點。如西鄉塘區,目前該城區推進項目都以成片改造為目標,以整個控規單元為單位,規劃設計好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力爭按整個單元來推進項目實施,真正實現片區有機更新。

  此外,南寧的城市更新更注重與城市交通及樞紐緊密結合。如興寧區,結合軌道交通發展站城一體(TOD)城市副中心:利用地鐵1至5號線經過興寧區共設13個站點,整合站點周邊土地,統籌規劃綜合開發,深化研究站城一體(TOD),發展一站一主題,打造錯位業態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通過地鐵沿線站點、沿線整體空間的“點、線、面”連線,將歷史街區、步行街商業區、特色商貿區、城市公園區、農業旅遊區、健康養老等從市中心到三塘,未來至四塘貫穿成豐富資源線路。

  隨著“城市更新大時代”的到來,各大城市更新項目的落地,南寧空間資源的“新陳代謝”將加速,城市活力將進一步提升,邁向現代化、國際化的步伐將加快。(陳碧瑩) 

  城市更新在行動治水建城顯成效

  ●老城區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南寧不斷推進以舊城、舊村、舊廠為核心的“三舊”改造,完善城市空間結構;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塑造城市風貌;大力開展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城市修補和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南棉舊改、五里亭舊改、北大客運中心舊改、中山路舊改、西園飯店舊改、南化舊改、南寧機電工程學校片區舊改、南寧交易場舊改、火車站舊改、五一中路片區舊改、中堯路舊改等多個城市更新項目逐漸落地,老城區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貌換新顏。

  ●水環境治理頗具成效

  那考河治理模式成為全國知名範本,朝陽溪已消除黑臭,河道沿岸西關路夜市成為南寧一大網紅打卡地……這些改變都與南寧自2018年以來開展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密切相關。

  目前,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頗具成效: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已消除;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已基本補齊,新改擴建的12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通水運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6萬噸/日,完成新建污水管網約645公里,完成排水管網普查19659公里,完成雨污管網錯混接點改造8362個,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顯著提升。

  ●百里秀美邕江建成

  7月初,為慶祝建黨百年,南寧邕江兩岸等地標建築和景區上演燈光秀,登上央視,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流光溢彩的邕城夜景。

  據悉,邕江綜合整治工程投資220億元。建設163公里綠道、115公里親水步道,新建和改建15個公園、23座綠道景觀橋,完成14座跨江橋梁燈光亮化、邕江沿岸59個小區200多棟建築燈光亮化、1357棟建築外立面整治、65個直排口整治,種植喬木22.6萬株,鋪設草皮548萬平方米,建設254處運動場地、10處游泳平臺、93個親水觀江平臺和一批文化休閒廣場。

  百里秀美邕江,已成為南寧一張靚麗的名片,成為南寧的一大驕傲。 

  ■專家視角

  六大設計概念打造具有南寧特色的城市更新

  華藍設計建築設計一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全國優秀抗疫工程師 龐吉寧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南寧加速煥新

  城市更新應該按照城市內在的秩序和規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探求城市的更新發展。從“目的更新”到“有機更新”,實踐中涌現多樣化的更新設計概念,較具代表性的有六大更新設計概念。

  ●“記憶載體”

  記憶是人們在城市進行身份認同和精神歸屬的基本參照,集體記憶的延續是記錄城市歷史和建構城市精神的基礎。在城市更新設計中應遵循記憶連續性、再現性和多樣性原則,通過調研城市的歷史信息、空間形態、建築環境等要素,建立以歷史年代為主幹的綜合信息模型圖表,以尋求共鳴的集體記憶為原則篩選設計素材,從而制定相應的設計策略。

  ●“織補”

  概念主要源於西方的《拼貼城市》思想。城市就像一件工藝品,不能大拆大改,應當予以精心整補。其實施類別主要體現為城市功能織補、歷史文脈織補、城市肌理織補、建築織補以及對生態綠地的織補。

  ●“衝突”

  指在城市更新中永遠的“新與舊”的選擇和融合。無論是更新的功能,還是建築和場所的效果,新和舊就像兩極,單純的“修舊如舊”無法適應時代的變遷,單純的“拆舊如新”則失去了對歷史的傳承。在設計中恰當地處理更新建築的形式、顏色、材質、空間、尺度和氣質衝突,均可獲得較好的更新效果。

  ●“活化”

  意味著因地制宜地對城市更新各要素進行保護,賦予其造血功能;在更新中獲得新的地域活化、經濟活化、社會活化、文化活化和生態活化效果。主要活化類型包括推動城市産業開發、拓展城市消費空間、更新社會交往空間、觸發新舊社會活動、挖掘城市的內在文化、詮釋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修復和提升生態環境及景觀。

  ●“微空間”

  指散落于更新城市之中的微型開放空間。“微空間”為附近居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體現形式為袖珍公園、口袋公園、主題公園、樓間小廣場、平臺露天花園等。微空間設計不僅滿足了公眾在街區必要性活動的要求,還提供了“可停留”性和“可觀賞”性,加強了人與空間的互動。

  ●“藝術賦能”

  指“藝術導向的城市設計”,旨在以藝術思維為城市構建怡人的、多彩的人文活動空間體系,從而彰顯城市品格,激發創新活力。基本路徑為:在城市公共藝術中形成藝術+交互、在藝術化設施中形成藝術+功能、在遺産活化中形成藝術+計劃等,通過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形成既反映傳統文化又注重時代人文精神的場所。如“更新場”“青年潮流文化”“城市首店”“美粧概念店”“網紅特色店”等。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