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流域水質持續向好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07-23 11:36:35

  原標題:紅水河流域水質持續向好 河池境內考核斷面監測點除刁江外均達到國家一類水標準

  “今年以來,國家在河池市境內紅水河及支流設置的水斷面監測點均穩定達到國家標準的二類水以上。”河池市生態環境局水科工程師吳旭先告訴記者,目前包括紅水河在內,河池市4條主要河流的7個例行監測斷面水質均優於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河池市轄區內主要河流水質例行監測達標率為100%。

  生態環境部官網公佈,今年1—6月在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中,河池市排在全國第五位。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官網上,記者查詢到,5月,涉及河池市境內紅水河及支流的監測點除刁江馬隴屬國家二類水標準外,其他點都達到了國家一類水標準。

  紅水河從貴州望謨縣蔗香鎮進入河池,流過廣西象州縣石龍鎮後為黔江,流長659公里,其中在河池境內流長458.6公里,佔總流長約70%。河流大部分經過黃土山區,受雨水影響,河水常年渾濁,是廣西含沙量最高的一條河,最高時平均含沙量接近0.80公斤/立方米。該河也由此得名“紅水河”。 

  隨著紅水河梯級開發的啟動,先後在紅水河上建設了龍灘、岩灘、大化、百龍灘等水電站,經各水電站庫區層層“過濾”後,加速了河水的自我凈化能力,僅龍灘水電站凈沙量,就從5240萬噸降至1500萬噸,每年減少輸沙量3740萬噸。

  同時,河池市深入推進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等國土綠化行動。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植樹造林366.49萬畝,退耕還林55.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1.4%,對增強紅水河流域的含水量和改善水生態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此外,近年來河池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堅持統籌規劃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全市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特別是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河湖管理範圍劃定、“三無”船隻清理整治等工作成效明顯,通過“廁所革命”、非法畜禽水産養殖清理整治、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加大港口碼頭與船舶污染防治等,推動紅水河及支流水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廣西日報 記者/廖慶淩 卿要林)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