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小區“顏值”——北海整治“三無小區”成效可圈可點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07-28 13:00:27

  “把貼在樓梯臺階上的非法小廣告清理掉。”7月24日,北海市創城辦督查二組組長周克鉛在群裏發了一張圖版,對四川路61號宿舍區需要整治的地方畫上紅圈。

  “收到,馬上安排清理。”責任單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北海分公司辦公室主任范俊山第一時間作出回應。

  四川路61號宿舍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共有4棟樓,住有39戶人家,多為租戶或外來購房戶。多年來,小區從原來的單位宿舍,變成了“三無小區”(指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院落、樓棟)。

  儘管被督查組組長指出瑕疵,但瑕不掩瑜,這個小區的整治成效可圈可點:圍墻雖年代久遠,但經過精心粉刷、設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黨百年等宣傳欄不僅傳遞著正能量,而且美觀養眼;小區道路兩旁無一雜物,暢通無阻;單車及電動車棚畫著格子,車輛整齊有序;以前散亂的電線,也得到了很好的收納。

  “整治前,這裡雜物亂堆、雜草叢生、路面坑洼不平、露天排水溝嚴重堵塞、電動車亂停亂放、小廣告亂貼亂畫等問題嚴重。”該小區租戶李素娟告訴記者,整治後小區環境變靚了、整潔了,每天進出看到美觀的文化墻,心情也舒坦。

  “一方面對小區硬體設施進行改造整治,一方面廣泛動員大家參與到爭創文明城市的行列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監督者,也是受益者。”范俊山説,作為責任單位,接到整治任務後,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一把手擔任組長,並安排專管人員和專項費用。同時,針對小區各種亂象,列出整改清單,逐項落實。

  整治前後,反差非常大,效果突出,群眾感受很深。為此,北海市創城辦將該小區作為典型案例進行通報表揚,並推廣其整治措施和經驗。在表揚同時,督查組仍不定時不打招呼進行突擊檢查,目的是讓小區的管理者、居民都養成文明習慣,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效。

  周克鉛告訴記者,“三無小區”長期無人管、環境“臟亂差”是群眾反映的熱點、焦點問題,為此,北海市將“三無小區”的整治工作列為創城的重點工作,制定了整治標準,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集中突破治理難題、消除治理盲區、落實長效管理機制,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為表揚先進,帶動後進,北海市還推出創城“紅黑榜”,對於整治效果突出的小區,在“紅榜”上給予表揚;對於整治不達標、整改不力的小區,在“黑榜”上通報批評。

  北海市文明辦、創城辦副主任蘇政介紹,全市已梳理出需要整治的“三無小區”有595個。在去年已完成整治266個的基礎上,今年重點改造156個,目前已完成整治93個,實現小區人居環境大變樣。

  ■記者手記

  讓文明深入城市的每一個毛孔

  創建文明城,好比裝修一套房子,既要重“面子”,更要重“裏子”。作為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住宅小區,小區內的環境衛生、基礎配套設施以及鄰裡關係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區文明更是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文明程度。

  四川路61號宿舍區的變化,是這座城市眾多老舊小區變化的一個縮影。北海著力抓好“三無小區”的整治工作,並用督查手段鞏固整治成效,以此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從而促使小區的管理者、居民養成文明習慣。

  城市治理是一項民心工程,在這個複雜的系統裏,不只是鋼筋水泥的簡單堆砌、高樓大廈的機械累加,更是萬千大小事情的相互交融、各種問題矛盾的錯雜交織。記者在北海採訪時,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管理者、管理部門正在拿出“繡花”的功夫,在精細化上下功夫,在細節上追求盡善盡美。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角逐全國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

  讓文明深入城市的每一個毛孔,不僅讓市容市貌變美,也讓群眾拍手叫好。(廣西日報 記者 藍永前  實習生 吳曉菲 隆艷麗)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