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業振興特派員制度成效顯現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10-21 11:41:45

  原標題:一千多人奔赴一線服務“四大重點” 工業振興特派員制度成效顯現

  ■ 有效解決了一大批企業急盼的突出問題

  ■ 推動了一批事關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

  ■ 推出了一批加快廣西工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 掀起了一場推進工業振興的大幹熱潮

  今年9月,廣西軒媽食品有限公司走到了蛋黃酥行業標準制定的“最前線”。

  “一直以來,蛋黃酥品牌都是‘自由生長’,很多企業在跑步入場,但是標準的缺失導致産品品質良莠不齊。”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有標準可依才能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帶著行業高品質健康發展的需求,廣西軒媽食品有限公司尋求工業振興特派員駐南寧市工作隊的幫助。7月中旬,駐南寧市工作隊組織廣西標準化協會、南寧市場監管局等單位開展蛋黃酥標準化建設專項服務,指導該公司作為第一提出單位制定《蛋黃酥》團體標準,這一標準于9月8日獲中國商業聯合會審批通過,成為我國蛋黃酥行業首個全國性標準。

  “像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樣抓工業振興。”今年以來,我區建立特派員聯繫服務企業制度,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工信廳牽頭,從自治區、市、縣各級主要經濟部門,選派了1094名政治素質強、綜合素質好、懂工業愛工業的專業幹部,組成14個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于5月底奔赴各市工業一線,當好項目施工員、企業服務員和政策宣傳員,服務重點工業企業、重點工業項目、重點招商項目和重點工業園區“四大重點”。目前,14個工作隊共服務1139個對象,其中重點工業企業599個(含中小企業489個)、重點工業項目457個、重點招商項目62個、重點工業園區21個。同時,三級工業振興特派員還以組團工作的方式,組建了覆蓋所有重點園區和縣區的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分隊,把服務擴展到全部725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其中服務中小企業7000多家、佔比95%以上。

  “4個多月的實踐表明,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在協調解決問題、推進項目建設、促進工業指標增長、推動政策落地、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濃厚氛圍等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治區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有效解決了一大批企業急盼的突出問題。截至9月底,14個工作隊在辦理項目立項、用地、規劃、環評等前期手續,用能、用工、資金等要素保障,以及市場開拓、企業經營、落實惠企政策等方面,共收集識別企業反映問題2939項,已協調解決1575項,正在推進1364項。工業振興特派員制度精準解決了一批企業面臨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有力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1—8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比全國和西部平均水準分別高0.7個、2.3個百分點。

  推動了一批事關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1—9月,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重點服務的“雙百雙新”(百億投資、百億産值,新技術、新産業)産業項目完成投資617億元,完成全年投資進度71.58%。柳州順豐創新産業園、荔浦市衣架家居特色産業園建設項目、華寶纖維新增年産3萬噸甘蔗渣可降解環保餐具擴建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華誼一期工業氣體島項目、平南縣紡織服裝産業園基礎設施項目、象州彩虹汽車零部件生産線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産。

  推出了一批加快廣西工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桂林市工作隊針對醫療器械註冊許可證申領時間過長問題,推動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提質增效擴能工作方案,將第二類醫療器械首次註冊審評時限從60個工作日縮減至36個工作日;北海市工作隊對標國內行業先進水準,對北海市23個重點用能項目能耗數據重新進行評估測算和優化調整,提出分類管理、分批推進的政策措施,推動項目用能規模大幅度壓減、能耗強度大幅降低;柳州、防城港、欽州、貴港、賀州、河池、崇左等工作隊在降低用能價格、暢通物流、市場開拓等方面亦採取了得力措施。

  掀起了一場推進工業振興的大幹熱潮。工業振興特派員針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堵點難點問題,提出有效的破解辦法,推動各級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自治區工信廳在門戶網站主頁和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專欄,及時宣傳報道各工作隊工作亮點和先進經驗做法。梧州市工作隊對企業反映問題實行全新的解決機制,問題解決時間從以前的一週、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縮短至現在的1—3天;桂林市工作隊首創服務企業“作戰圖”,讓“挂圖作戰”成為“有形抓手”,全面提升服務企業解決困難的精準度和工作效率。

  “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工業振興特派員與企業建立起“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已成為全區推進工業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廣西日報 記者 駱萬麗 通訊員 許 峰 鄒 毅)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