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個全面提質”之中國綠城 奮力推進“中國綠城”全面提質 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典範城市
南寧奮力推進“中國綠城”全面提質,打造一體化綠城特色園林,持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圖為百里秀美邕江。 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我市積極推行垃圾分類,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圖為飛鳳市場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本報記者黃紅錦 攝
10月20日,在南寧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長孫大光代表南寧市第十四屆人民政府向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紮實推進“六個全面提質”的相關部署。“奮力推進‘中國綠城’全面提質,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典範城市”是其中重要一項內容。
圍繞中國綠城全面提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他們表示,堅持治水建城為民,打造亮點、破解難點,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進“中國綠城”全面提質,使首府南寧更加宜居宜業。
打造一體化綠城特色園林
“近年來,南寧市全面深化、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城市文明程度與日俱增,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增加。因此,市民對居住環境、打造一體化綠城特色園林有了更加美好的期盼和更高要求。”市人大代表,興寧區朝陽街道秀和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彭英認為,城市園林景觀與市民生活關係密切,群眾嚮往著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的生活場景。因此,推進“中國綠城”全面提質,打造一體化綠城特色園林的目標,是一件最能直接提高市民幸福感的事。
彭英建議,南寧市通過優化公園、綠地的花卉種類配套,增加觀賞性,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打造一個不同花卉、植物相互點綴的“綠色生活圈”,為市民創造更加優美、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彰顯“宜居南寧”的城市魅力。“好的生活環境和空間,有助於文明程度的提升,不僅讓城市更有‘面子’,還更有‘裏子’。”彭英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一體化綠城特色園林。市政協委員、廣西國學學會執行理事長農志海認為,打造綠城特色園林要統籌融合江河湖山園及人文歷史等,突出城市文脈賡續,提升園林綠化,構建具有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彰顯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城市園林體系。他建議,南寧市結合歷史文化名城的創建,在打造城市園林體系時,融入壯鄉和東南亞特色,通過規劃設計,從生態角度體現地域文化,體現園林文化設計背後的文化底蘊,避免“千城一面”,讓廣大市民在欣賞園林的同時,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此外,展示綠城獨具特色的園林體系還可以打破“任務式”地開展園林景觀建設的模式,改為以裝飾藝術的方式呈現,不定期進行動態的公共展示,如開展綠林文化藝術大賽、公共藝術節等,吸引市民參與,提高園林文化的感染力和傳播力。
用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準。市政協委員、市市政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閉百華認為,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加快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建設是重要一環。“十三五”期間,隨著“美麗南寧·清潔鄉村”建設專項活動的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善。但當前我市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體系建設仍存在各種問題。
閉百華建議,加快推進標準化管理,規範農村環衛保潔和垃圾處理工作機制,出臺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維管理規範等;建立分類投放要定點、分類收集要定人、分類運輸要定車、分類處理要定位的“四分四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全面落實農村保潔制度,建設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確保生活垃圾“收得起來、運得出去、處理得掉”;持續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加強生活垃圾跨轄區長途外運處理全過程管理;加強鄉村生活垃圾中轉站、鄉鎮片區和村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並確保穩定運行,做到農村生活垃圾日清日運日處理。
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入推進,綠色生活成為新時尚。“近年來,青秀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成果顯著,目前城區所有公共機構、住宅小區和相關企業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我們正計劃將垃圾分類覆蓋面擴大至沿街商鋪、賓館酒店、餐飲企業等,同時進一步提高市民分類意識,提高前端、中端、後端分類準確率,政府工作報告將生活垃圾分類列入提升城市管理水準、著力‘治亂’之中,為下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推廣工作樹立了目標、堅定了信心。”市人大代表、青秀區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黃捷説。
黃捷建議,未來可以在基層以各街道辦事處為單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擴大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儲備,同時組織第三方公司對城區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考核,形成強有力的考評監督機制。在城區各住宅小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可按照30%的比例打造一批高標準高品質的示範點,進一步提高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品質,擴大示範典型面。此外,還應有計劃逐步推進廚余垃圾分類收運工作,做好垃圾分類執法工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全面鋪開。
擦亮生態優勢金字招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南寧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首府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率先在全市開展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建成秸稈垃圾露天禁燒‘人防+技防’管理體系,空氣品質優良率穩居全市首位,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河流湖庫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五年來,上林縣生態文明成果凸顯。”市人大代表、上林縣委書記藍宗耿説。
藍宗耿表示,上林縣將堅持“生態為本”的發展定位,依託生態優勢,優化發展生態産業,實現資源集約生態循環,大力推廣中醫農業技術,發展生態循環特色産業。以構建生態農業産業體系為抓手,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化行動,打造“六零”農副産品,強力推進高産、高質、高效農業,打造超萬畝有機農業示範帶(園);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創建廣西園林城市和森林縣城,立足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府南寧生態經濟區定位,大力發展木材加工製造、木本香精香料精深加工、油茶和林下經濟等産業項目和開展上林縣國家儲備林項目,精準提升森林品質,增加林農收入,助推鄉村振興;用好豐富的優質水資源,發展天然飲用水産業,讓人民群眾喝上上林優質水。要在盤活“一畝地”、種好“一棵樹”和做強“一瓶水”上全面提質,全力擦亮生態優勢金字招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擦亮生態優勢金字招牌。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嚴格管控揚塵污染、秸稈露天焚燒等大氣面源污染,深化工業污染源治理,提升‘南寧藍’品質。”這一內容對市政協委員、廣西新桂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甘惠雲激勵很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南寧藍’品質,説到了南寧人民的心聲、渴望和需求,尤其是報告中提到的‘金字招牌’更體現出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甘惠雲説。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提升‘南寧藍’品質,重點是管控空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的臭氧。”甘惠雲説,臭氧,主要是由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物質在太陽輻射下進行一系列複雜反應産生。調研發現,當前我市對VOCs的管控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今後需儘快制訂我市臭氧防控方案,並指導各縣區制定實施方案,將臭氧污染控制在最低水準;完善臭氧污染監管體系,突出重點及時開展VOCs監測和監管工作,狠抓污染治理設施收集率、運行率和去除率;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和工業園區VOCs綜合治理。(南寧日報 記者 尹海明 胡光磊 馮梓劍 吳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