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多部門協同推進“雙減”工作 學科類機構超六成停開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11-10 10:51:55

  原標題:廣西多部門協同推進“雙減”工作,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整治 學科類機構超六成停開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是“雙減”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一段時間以來,各相關部門通力配合,各地積極行動,綜合施策紮實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截至10月31日,廣西當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上千所,超六成已停開。

  A 全區壓減學科類機構上千所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構建了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各層級一體推進的“雙減”工作格局。建立了以教育部門為牽頭、各有關部門協調貫通的多部門聯動機制。

  9月份以來,廣西組織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專項行動,按照“查處一批、整頓一批、關停一批、取締一批、規範一批”的要求,各地重點整頓學科類培訓機構安全隱患、經營管理、違規教學、疫情防控等問題;同時,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黑”培訓機構、“黑”培訓班違法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行為進行治理。行動明確提出了“規範培訓行為,壓減培訓機構數量”的要求。

  百色市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大摸底、大排查、大整治”集中專項行動,排查全市正式登記註冊學科類培訓機構194家。該市建立學科類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禁止校外培訓機構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完善“黑白名單”制度。截至9月底,該市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暫停營業,已登出86所,其中轉型67所,撤出培訓機構行業19所。

  截至10月31日,全區已查處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137家,查處非法開展學科類培訓的非學科類培訓機構285家、“黑”培訓機構91個,查處違規廣告37條;罰沒款23.9萬元,限期整改71家、停業整頓46家、責令停止辦學741家;已停開(暫停營業、登出)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373所,停開率為61.57%;全區壓減(登出)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1046所,壓減率為46.91%。

  B 引導轉型妥善防範風險

  今年8月,自治區教育廳就印發相關通知,明確要求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各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要求加強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範管理。一段時間以來,全區各地開展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批登記活動。

  校外培訓機構是否有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的行為?梧州市實行部門聯動,全面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的日常監管,規範校外培訓行為,重點做好培訓內容、培訓班次、招生對象、教師資格及培訓行為的監管工作。該市對違規問題分類建立臺賬和整改方案,實行銷號制度。截至9月30日,共檢查培訓機構68家,責令關停無證無照機構1家。

  柳州市嚴格源頭治理,指導各學科類培訓機構完善設置標準,明確場所、師資、管理等具體條件要求。在對轄區128家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專項督查中,柳州市城中區重點對培訓機構是否存在“超前”“超綱”“超時”“應試”留作業等問題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責令限期整改。

  各地還積極有效引導學科類培訓機構退出或轉型發展。貴港市教育部門做好教育培訓機構舉辦者的思想工作,動員他們轉辦素質類培訓或託管機構,鼓勵校外培訓教師到農村學校代課定崗或推薦到民辦教學任教。

  我區提前週密部署,大力防範校外培訓治理中的涉穩風險。自治區教育廳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於做好防範化解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中勞動用工風險的緊急通知》等文件,督促指導各地建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形勢研判和應急反應機制,有效預防和處置好“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妥善解決培訓機構勞動用工風險問題。

  C  做好校內課後服務的有益補充

  開展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既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家長接送孩子難,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我區明確開展校內課後服務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校內資源,同時也鼓勵校外機構及社會培訓機構積極參與,有益補充部分學校資源不足的現狀。

  玉林市校內課後服務堅持以學校為主,校外機構為補充的模式。其中,學科類課後服務必須由學校承擔,因條件限制,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

  桂林市對學校引入校外機構開展課後服務做出了明確界定,要求同時具備已經獲得相關部門審批備案、所開展業務必須是非學科類、被列入“桂林市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等。同時,該市教育部門還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課後服務的監測評估,實施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其中,組織學生、家長、教師對校外培訓機構提供服務情況開展問卷調查和測評,進行品質評估的規定,尤為引人關注。(廣西日報 記者 奚振海 實習生 覃藝淋)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