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災區救援中彰顯“南寧力量” 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獲評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願服務組織
南寧藍天救援隊隊員在河南災區轉移群眾,累了就席地休息一會(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供圖)
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來自各行各業,也有家人需要照顧,但為了心中的助人信念,他們義無反顧地衝到險情第一線。今年7月下旬,河南遭遇暴雨災情,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快速反應,帶上物資奔赴現場參與救援,用行動詮釋了“能幫就幫”的精神,于近期被河南省文明委、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評為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願服務組織。
隊員義不容辭奔赴河南災區
7月20日,河南多地遭受暴雨災情。全國各地救援隊急赴現場參與救援,共同守護河南,其中就有來自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的救援人員。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3個多月,但回想起當時的救援情景,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葉映雪依然還能感受到當時的緊張氛圍。河南遭遇暴雨災情,需不需要外界馬上前往救援?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都在關注。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志願者組織募捐活動發動愛心企業捐款捐物,救援人員則整理裝備準備隨時出發。
7月23日晚,志願者們看到河南災區有群眾被困需要救援的新聞後,前往協會辦公室商議救援。“有的剛吃完晚飯,有的正在吃,都放下碗來到辦公室。要不要去?怎麼去?去了以後要做什麼?如果不去又需要做什麼?大家展開了討論。最後決定:去。於是選出了10名水域救援經驗豐富的隊員。”葉映雪説。
確定要奔赴災區救援,協會志願者們立即行動起來,開始分工準備。有的聯繫貨車,有的聯繫愛心企業,有的聯繫當地應急部門,有的組織其他志願者搬運物資,有的協助救援隊員準備救援裝備。當晚,大夥就準備好了首批物資,包括飲用水、速食麵、飲料、充饑零食、鞋子、帳篷、消毒液、手電筒,還有嬰兒的尿不濕和女性用品等,裝了滿滿一輛大貨車。
次日淩晨5時,首批6名救援隊員帶著愛心物資連夜出發奔赴河南災區。
各方聯動救援彰顯“南寧力量”
經過20多個小時的路途勞頓,6名隊員抵達河南新鄉市衛輝市,僅稍作休整,就投入到緊張的救災工作中。他們駕駛衝鋒舟在指揮部的協調下穿梭于受災的小區、街道之間,當天就轉移出約50名受困群眾。
幾天后,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第二批4名隊員又帶著愛心物資抵達新鄉市,加入到救援行動中。5天的救援行動中,隊員們將任務地周邊10余個小區轉了個遍,共轉移200余名受困群眾。
除了10名隊員前往現場救援,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還發動20余家愛心企業,組織了10余場募捐活動,協調了各式大型運輸車輛5輛,統一部署接收愛心企業300多噸救援物資,裝載了衝鋒舟、救生繩等應急救援用品運往河南。
從準備工作到完成救援任務歸來,也就一個多星期,時間不長,卻處處充滿溫情。愛心企業的慷慨解囊,志願者的日夜籌備,救援隊員的不畏艱難,都讓人看到南寧力量的可貴。“特別是救援隊員,吃的大多是應急食品,累了就席地而睡,一套救援服幹了又濕,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才洗上澡踏上回家路。大家都沒有怨言,順利完成救援任務。”葉映雪説道。
“同在藍天下,攜手為公益”
日前,河南省文明委、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評選出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願服務組織並予以表彰,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榜上有名。
面對災情不僅反應迅速,還有成熟的志願者系統展開相關募捐、調配、救援等工作,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令人稱讚。其實,他們是一個公益性組織,志願者來自各行各業,在不影響工作、生活的情況下參與協會的救援救助、培訓等事宜。協會裏的設備、裝備大多是愛心人士捐贈,就連救援人員身穿的救援服,都是自己掏錢買的。
“同在藍天下,攜手為公益”。正如南寧市藍天救援志願者協會墻上挂著的“藍天精神”中寫的那樣,志願者們堅信愛出者福返,相信在公益事業和救援事業的道路上可以傳遞更多正能量。
據了解,南寧市藍天救援隊組建於2011年9月,工作內容涵蓋防災減災教育、戶外賽事應急救援保障、地震救援、山野救援、洞穴救援、高空救援、水域救援等多項應急救援內容,曾參與汶川、玉樹、魯甸地震等救援工作。目前,協會有志願者675人,正式隊員142人,預備隊員169人。
目前,協會除日常訓練和救援外,也會走進校園、企業、單位開展防溺水、公益應急救護知識安全救援培訓。葉映雪説,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並加入藍天救援,為南寧的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南寧晚報 記者林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