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製圖:梁 俊
以優異成績迎接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
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是我們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
——習近平
八桂大地,旖旎多姿。山的清秀,水的靈動,海的浪漫,每一處風景,都蘊藏詩意。這裡,承載著壯鄉兒女的鄉愁;這裡,是八方賓客的“詩與遠方”。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和指出問題整改為契機,守護好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創建生態文明新標杆
金秋十月,大明山主峰北面半山腰上的上林縣大豐鎮東春村下水源莊,清泉潺潺,峽谷深幽,一座座山莊民宿別具特色,吸引著遊人前來“打卡”休假。“環境保護讓我們的山水越來越好,原生態的風景成了旅遊勝地,美麗的山水讓我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了。”下水源莊村民老樊説。
上林縣在2017年9月成為廣西首個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命名的縣份。近年來,該縣確立“生態為本、綠色崛起、旅遊興縣、共享小康”目標,以生態引資金、以資源換項目,大力培育山水牛、生態雞、生態旅遊、光伏電站等特色産業,走上綠色發展快車道,在2020年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上林縣依託生態環境優勢“破繭成蝶”,是我區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指引下,廣西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高歌猛進。
截至今年10月,廣西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授牌命名的市(縣、區)分別達到13個和4個,數量位居全國西部地區前列。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南寧市良慶區將厚植生態優勢、發展綠色經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與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強首府戰略有機結合,實現了城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促進、雙豐收。三江侗族自治縣以“千年侗寨,生態三江”為目標,在生態産業、生態城鄉建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打開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巴馬瑤族自治縣走出一條三産融合的生態産業發展之路。金秀瑤族自治縣探索基於瑤鄉特色的轉化路徑,涌現出了瑤族民俗村、特色瑤族民宿群、瑤藥産業基地、藥茶産業示範園等一大批“兩山”轉化典型案例……
如今,在這些“國字號”生態名片的示範帶動下,八桂大地呈現綠水青山、江山如畫的美好圖景。
守護“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發源於賓陽縣思隴鎮南關村廖屋山麓的沙江,河段總長62.4公里。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著賓陽造紙、製革産業迅猛發展,這條“清水河”變成了“臭水河”。2016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共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沙江重金屬污染綜治項目建設。如今,整治後的沙江水清岸綠,宛如一幅寧靜的山水田園詩意畫卷。
為守護好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廣西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並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和指出問題整改為契機,解決了一批存在環境風險隱患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落實了一批涉及群眾生態環境權益的民生實事,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廣西生態環境品質總體優良,全區生態環境品質總體上升並持續保持全國前列。今年以來,廣西生態環境品質保持穩中向好趨勢。
天更藍——今年前三季度,全區14個設區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5.1%,優良天數比率連續3年保持在95%以上;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連續3年穩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
水更清——今年前三季度,全區11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有108個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水質優良比例為96.4%;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中,廣西有10個設區市躋身全國前30名(其中7個市躋身前10名),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柳州市繼2020年獲得全國地表水水質冠軍後繼續名列全國第一。
地更綠——持續加大投入進行國土綠化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分別投入20多億元和80多億元開展漓江流域和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全區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62.3%提高到2020年的62.5%,居全國第三位;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佔全國的32.7%),僅次於廣東省(1.22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二。
家園更美——全區共建立自然保護地223處,自然保護地面積225.36萬公頃,自然保護區78處,居全國第六位。目前,廣西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數量達1.8萬多種,居全國第三位,成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和資源基地。
生態産業漸入佳境
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需要時間,更需要勇立時代的潮頭,因地制宜變革創新。
近年來,廣西堅持生態立區、生態惠民,陸續出臺一系列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改革方案,使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制度依據,並通過綠色GDP考核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作為農業大省(區),近年來,廣西大力開展“10+3”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提升行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積極推廣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及清潔技術,推行綠色生産和生態種養模式,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綠色發展,水果、桑蠶、糖料蔗、秋冬菜、優質雞、羅漢果、茉莉花(茶)産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從2016年的0個增加到目前的18個,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在融安縣,金桔産業産值由2016年的4.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6億元,實現滑皮金桔出産量全國第一,幫助2.8萬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摘帽;在容縣,國家沙田柚標準化示範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産品(沙田柚)品質安全示範區已成功創建,全縣沙田柚種植面積20多萬畝,綜合産值達30多億元;在樂業縣,獼猴桃等特色産業品牌知名度享譽區內外,帶動其他農産品産業發展……一個個“廣西好嘢”,折射廣西生態農業迎來高光時刻。
豐富的森林資源,讓生態林業持續增長有了充足的“綠色家底”。近年來,廣西大力發展以八角、松脂、香樟、肉桂、澳洲堅果、核桃及油茶為代表的特色産業,持續做強做大以松脂、木耳、中草藥等為主的多業態綜合利用、融合發展的林下經濟有機産業,積極打造以森林全域旅遊發展新業態為主的健康産業,全區林業産業總産值由2016年的4777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7521億元,躍居全國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區林業産業總産值4698億元,同比增長12.55%。
如畫山水,同樣助推生態服務業穩步提升。近年來,廣西加快發展大健康産業,深入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和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打造國際知名的宜居康養勝地和世界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自治區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從2016年的28家增加到目前的87家,賀州市姑婆山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柳州市大龍潭景區、崇左大新“大德天”景區獲評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成為廣西響噹噹的“綠色名片”。
走綠色發展之路,工業、能源産業同樣不能拖後腿。
廣西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生態工業逐步崛起。目前,已初步建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的綠色工業體系,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持續壯大,打造了汽車、電子信息等10個千億級工業産業,以柳州、南寧、貴港、桂林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初步形成;先後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6個、國家級綠色工廠45個、國家級綠色産品30種。
能源綠色轉型明顯加快。截至今年9月,廣西境內電源裝機總容量約5372萬千瓦,其中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合計約3156萬千瓦(比2016年增加1220萬千瓦),佔電源裝機總裝機容量比重的58.7%。
綠色發展永無止境。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八桂兒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底色,為子孫後代呵護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為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書寫新的篇章。(廣西日報 記者 余 鋒 駱萬麗 吳麗萍 譚卓雯 陳 靜 通訊員 張 雷 黃廷維)
數説亮點
第一
2021年前三季度,廣西10個設區市躋身全國地表水水質較好前30名,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18個
廣西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從2016年的0個增加到目前的18個,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13個
截至今年10月,廣西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4個,數量位居全國西部地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