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瑟瑟寒風中,賓陽縣新橋河思隴鎮南關、太守河段整治工程施工現場,180多名工人卻在熱火朝天地作業,在前期將河道淤堵進行了一番整治後,目前正進行生態石籠護岸建設。
“近年來,河道日益淤堵,水體流動性差,河道內雜草叢生,行洪、蓄水能力差。”生活在沿河的思隴鎮秀英村黨支部書記黃桂容説,村幹部和村民們積極配合河流整治工程的開展,希望通過有效治理,讓河流重新煥發新姿。
賓陽縣正在實施的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分別是新橋河思隴鎮南關、太守河段整治工程,附近有秀英、藍田、太守社區等3個村委9個村;另一個是南河石狗河段整治工程,涉及馬界村委、古辣社區、義陳社區、劉村村委等4個村委8個自然村。“我們還記得小時候河水清澈見底、魚蝦游動的情景,很期待整治工程完工後,能再現水清、岸綠的美景。”古辣鎮古辣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王強説。
群眾的期盼是幹事的動力。今年以來,南寧市積極推動河湖長制各項工作落實,大力開展以河道清淤疏浚、提升河道生態修復功能為主要內容的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朝著“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努力。賓陽縣兩個項目承擔著今年自治區下達給南寧市的中小河流整治建設任務。截至12月27日,新橋河思隴鎮南關、太守河段整治工程完成護岸建設2.7公里,南河石狗河段整治工程完成3.02公里,合計完成全年中小河流整治項目建設5.72公里,超額完成自治區年度下達的3公里建設任務指標。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通過科學規劃、建立健全建設管理制度、做好施工各項工作等,高品質推進當前的中小河流整治項目。”賓陽縣水利局副局長黃勇濱説。
南寧市水資源豐富,河湖眾多。“我們要通過管護好一方河湖,把生態底色擦得更亮,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秀美山水與美好生活有機融合,以南寧的河湖治理實踐在建設更為宜居康壽的壯美廣西中發揮重要作用。”南寧市水利局河長制工作科負責人表示,該市結合實際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持綠色發展,強化河湖長制,保障防洪、通航和水生態安全,鞏固提升生態優勢,守護好綠城的碧水藍天。(廣西日報 記者 喬曉瑩 通訊員 盧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