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桂林市自然資源工作會議透露,桂林市已成功構建142平方公里、優於5釐米、部分區域優於2釐米精度的實景三維數據庫,佔桂林市建成區面積的84%,標誌著桂林市八成以上城區進入實景三維時代。
實景三維是綜合利用遙感測繪、大數據、雲計算、智慧感知等新技術,真實表達地形地貌、地表覆蓋、建構築物、城市部件等物理世界的數字重建。
2018年以來,桂林市自然資源局不斷推進“實景三維桂林”建設,完成1套標準(實景三維標準規範)、3大數據底圖(全市域衛星遙感底圖、全市域地形三維底圖、重點區域高精度實景三維底圖)、1個平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空間基礎信息底座”體系。目前,桂林統籌了全市範圍內1:1萬、1:5萬地形三維數據,匯聚了全市優於1米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影像數據,達到年年更新。
據了解,“實景三維桂林”本著“邊建邊用”原則,積極推動成果應用,目前已為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綜合執法、不動産登記、城市建設管理、旅遊等工作提供了實景三維技術和數據支撐。隨著自然資源廣西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桂林分中心掛牌成立,桂林市將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成果,不斷加強實景三維數據庫建設,為建設世界級旅遊城市提供三維技術和數據支撐。 (廣西日報 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