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西林守好“綠色家底”釋放惠民紅利
來源:廣西日報  |  2022-03-14 11:44:00

  原標題:産業生態化 村莊景區化 城鎮低碳化 西林守好“綠色家底”釋放惠民紅利

廣西西林守好“綠色家底”釋放惠民紅利

西林縣普合苗族鄉新豐村美景。 (西林縣委宣傳部供圖)

廣西西林守好“綠色家底”釋放惠民紅利

採茶季,西林綠滿山崗茶滴翠。圖為足別瑤族苗族鄉央龍村九龍山生態茶園美景。 李世華/攝

廣西西林守好“綠色家底”釋放惠民紅利

搬運西林沙糖桔。 王正庭/攝

  “西林是個好地方咧,好山好水好風光哎,沙糖桔甜茶葉香……”3月6日,在西林縣古障鎮媽蒿村,果農們上完“田間課堂”培訓課程後,共同唱起《西林是個好地方》。果農王芬説:“我平時除了喜歡唱歌,還愛學習實用技術,通過積累知識和經驗,為沙糖桔豐收打好基礎,去年全家賣沙糖桔收入12萬元。”

  西林生態優良,物産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77.34%,“綠色家底”殷實。當地大力培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推廣無公害農業生産技術和立體農業種植模式,打造水果、茶葉、油茶和以鐵皮石斛為主的林下經濟4個十萬畝産業,推進産業生態化轉型。其中,該縣以沙糖桔為主的水果種植面積20.38萬畝,覆蓋8個鄉鎮,全縣人均擁有沙糖桔一畝以上。去年年底,“西林沙糖桔”入選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重點聯繫指導名錄,綠色産業不斷釋放惠民紅利。

  經濟林果綠了山頭,富了農民,激發群眾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性。西林按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和國際通行的農業操作規範,創建特色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推動區域農業結構轉型升級,推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目前,該縣馱娘江沙糖桔和九龍山茶葉兩個産業現代化示範區獲評“2021年廣西四星級特色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帶動廣大農戶發展生態産業,增收致富。

  微波盪漾的馱娘江環繞普合苗族鄉新豐村,兩座具有民族元素的鐵索橋橫跨江面,一幢幢嶄新的小樓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沙糖桔園中。新豐村是水庫移民新村,該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引導群眾發展沙糖桔、油茶、食用菌等産業和庭院經濟,按照鄉村旅遊勝地標準建設衛生室、農家便民店、八角亭、文化戲樓、釣魚臺等配套設施,開展舂糍粑、唱山歌、服飾展等民俗文化活動,發展鄉村旅遊。去年,該村入選“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

  村莊景區化,美景引客來。西林引導各村寨把生態建設納入《村規民約》中,充分挖掘地方風味、民族特色、傳統工藝等資源,開發研學教育、田園養生、親子體驗等旅遊項目,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旅遊市場。去年,該縣共接待旅遊人數124.82萬人次、同比增長16.39%;實現旅遊消費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16.78%。

  “我們依託九龍山、王子山、威後湖、萬峰湖、馱娘江,加快‘兩山兩湖一條江’旅遊帶建設,打響親近自然、休閒臨江、康養臨湖的西林生態旅遊品牌。”西林縣委書記歐陽可爽表示,該縣立足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綠色發展區定位,堅持“生態+”産業發展模式,以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城鎮、生態文化、生態旅遊“五個生態”建設為抓手,推動旅遊、康養、現代特色農業、深加工業深度融合,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

  去年,西林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97.7%,地表水監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圖景在西林徐徐展開。該縣積極宣傳節能綠色發展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謀劃實施生物發電、光伏發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大力推廣綠色清潔能源,開展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推進全縣智慧充電樁等項目建設,厚植綠色低碳循環底色,構建更為合理、便利、有序的新型綠色城市佈局,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廣西日報 記者 淩 聰  通訊員 王正庭 黃燕群)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