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桂構建産業協作長效機制
來源:廣西日報  |  2022-06-15 09:45:00

  原標題:壯大産業鏈 提升價值鏈 暢通銷售鏈 打造服務鏈 粵桂構建産業協作長效機制

  如何在粵桂協作中找準先進理念與協作地區産業發展的結合點?據自治區粵桂協作辦日前透露,進入“十四五”東西部協作新階段以來,粵桂兩省區通過“四個賦能”壯大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銷售鏈、打造服務鏈,著力構建産業協作的長效機制,促進雙方聯動發展、互利共贏。

  據悉,在去年國家東西部協作成效考核中,兩省區産業協作相關指標均排全國前列。今年以來該項工作繼續向縱深推進。

  一是以規模化和園區化賦能基地建設,壯大特色産業鏈。聚焦發展地方特色産業,密切上下游協作,逐步推進産加銷貫通,推動零星種養項目向園區發展,打造主導産業突出、規模效益明顯、産業鏈條較全的産業化聯合體。截至今年5月底,粵桂共建了104個産業園區,其中農業産業園區68個。其中,都安農業産業園被認定為全國唯一以優質肉牛肉羊為主體的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相關共建産業發展模式得到中央農辦領導肯定。

  二是以標準化和品牌化賦能生産加工,提升産品價值鏈。兩省區以“圳品”建設為抓手,開展優勢産業提升工程,有效促進廣西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可持續發展。廣西作為深圳市外第一個推廣“圳品”的地區,有關做法受到國家鄉村振興局肯定。目前,全區已有94個優質農産品通過“圳品”認證,121個農産品基地被認定為供深農産品示範基地,廣東採購廣西“圳品”超過10億元。

  三是以市場化和網絡化賦能行銷體系,暢通市場銷售鏈。堅持市場主導,推動協作地區産品深度融入灣區市場,帶動前端優質種養殖和後端餐飲消費市場連接,形成一二三産融合聯動發展。2021年以來,廣東省各方發力,採購、幫助銷售廣西農畜牧産品和特色手工藝産品102.59億元。據了解,兩省區堅持市場倒逼産業鏈完善升級,通過定期考察、分析市場精準匹配“所需”“所供”,推動形成以銷定産、以銷促産、消費帶動産業發展的良性模式。去年以來,僅都安“瑤山牛”構建“線上+線下”消費幫扶機制,在深圳銷售額就近1億元,市場化比例超80%。

  四是以精準化和體系化賦能協作幫扶,打造高效服務鏈。廣東方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協助廣西完善政務服務保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幫扶,通過全面幫扶和精準服務打通痛點、堵點。去年以來,廣東投入幫扶資金超過34億元。兩省區著眼“短期見成效、長期可持續”,將幫扶措施項目化、機制化、持續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高位推進兩地産業協作長效機制,出臺“十四五”時期粵桂、市一級協作和區域合作工作規劃,重點推進“九大協作”。其中,深圳百色制定《深圳—百色農産品供應鏈建設項目規劃》,納入百色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規劃目標年供深農産品銷售額5億元以上。(韋繼川)

編輯:韋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