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智慧化施肥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相比,畝均節肥1.8公斤、增産26公斤
又到了水稻收割季節。望著金燦燦的稻田,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兩合村農民覃海珠滿臉笑意:“我包種的60多畝早稻,預計平均畝産能達到550公斤,這得歸功於‘施肥點點通’推介的技術,保證了水稻‘吃得飽不浪費’,每畝可減少肥料7—10公斤、增産稻穀20—35公斤。”
自治區土壤肥料工作站主要負責人説,今年上半年廣西有1150多萬畝早稻因為使用“施肥點點通”實現了施肥“量身定制”,水稻智慧化施肥技術覆蓋率超過93%,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智慧化施肥行政村全覆蓋。
“農民所説的‘施肥神器’,是近年來廣西開發的測土配方應用服務平臺。”廣西一位土肥專家介紹,過去農民種田施肥靠經驗,施多施少憑感覺,導致作物産量難以保障,且容易造成農田污染。2014年,自治區土壤肥料工作站聯合一家企業,利用廣西歷年積累的66.09萬個土壤樣品、1.42萬個田間試驗等550多萬個檢測數據,率先在全國開發出適合當地土壤、氣候和種植條件的智慧化移動施肥決策系統,並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系統依託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實時定位、調用後臺數據、推薦施肥、農時播報自定義配肥在線諮詢等功能。農民在手機上點一點,通過小程式,便可以獲取自己田塊的養分狀況、作物的施肥配方、施肥技術等信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廣西鼓勵引導109家肥料企業,在各地設立了100多個終端配肥網點,農民需要什麼肥料,配肥網點就按照各種肥料比例現場配製,解決了智慧化施肥服務農民的關鍵問題。
多年多點的田間試驗數據表明,運用移動“施肥點點通”進行配方施肥與常規施肥相比,平均每畝可節省化肥1.8公斤(折純),可增産糧食26公斤。僅2015年以來,廣西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3.74億畝次,增産糧食400多萬噸,減少化肥施用約67萬噸(折純量)。
據了解,今年廣西將爭取完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7200萬畝次以上,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發展綠色農業持續發力。(廣西日報 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劉文奇)